東北網8月1日訊(記者 劉嘉)慶安縣立足『原字號』,通過加大投入、嚴化標准、打造『品牌戰略』等方式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提昇農業價值鏈,做好大米深度開發,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探索農業現代化發展新路子。

黑龍江東禾農業集團水稻種植基地。
據了解,慶安縣積極建設有機食品檢測、有機農產品可追溯系統等項目,推進綠色有機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投資600萬元建立了綠色食品檢測中心,負責對基地環境質量、原料質量和企業產品質量進行全程監控監督,實現了生產模式化、管理規范化、監測制度化。將農業物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等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環節緊密結合,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種植結構調整,綠色有機農業發展,形成了『互聯網+農業』新業態。去年以來,投入了3000多萬元,建成『互聯網+農業』高標准示范基地21個。目前已建設智慧農業信息平臺,實現全程可追溯,從源頭上保證產品質量。
為了提高水稻加工轉化效益,以訂單形式建立利益聯結,擴大規模經營,發展『五位一體』復合社、發展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形成拳頭效應,實現規范化、標准化管理。目前全縣米業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可達240萬噸,實際加工量在100萬噸左右。成功地注冊了『慶安大米』域名保護商標和『慶安大米』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今年以來,這個縣從保護河流和水源起步,積極實施『三減』行動改良土壤,生成綠色生態經濟效益。2016年,慶安縣實施『三減』工程耕地面積50萬畝,今年達到了100萬畝,同時加大有機稻種植面積到10萬畝,『十三五』期末將發展到50萬畝,實現由綠色食品之鄉向有機食品之鄉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