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龍江綠色食品揚名西子湖畔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賣得好"挺進
2017-08-02 10:13:1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吳利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2日訊 7月28日到30日,由省農委、省政府新聞辦、省貿促會以及大慶市政府共同舉辦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質農產品(杭州)推介會上,我省400餘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首次抱團登陸杭州,推售千餘種綠色有機農產品。短短3天時間,與97家經銷商、采購商簽約,簽約金額3.5521億元;意向性簽約92筆,金額1.0898億元。帶去的大米、小米、雜糧、綠豆、菇娘、茄子等銷售一空。進館經銷商、采購商和普通消費者達4萬多人次。

  政府搭臺農民闖市場嘗『甜頭』

  推介會上,五常市新起源水稻農民種植合作社理事長董明亮把帶來的大米做成米飯,從電飯鍋裡飄出的飯香引來參會者搶著品嘗。董明亮說,這是第二次參加由政府組織的推介會。去年參加在上海舉辦的推介會,一千多斤大米全部售罄。會後建立了8個較大的穩定客戶和120餘人的微信客戶群。這次推介會的第一天,董明亮就收獲不少,他指著本子上記錄的七八個電話說,這些都是有意向性合作的客戶,正加微信進一步聯絡呢。

  黑龍江龍聯農民合作社聯社總經理王吉勇告訴記者,在去年上海的推介會上,他們生產的有機大豆以每斤13元的價格賣出200噸,優質玉米銷售2萬多噸;在深圳推介會上與8家經銷商簽訂了合同。這次推介會帶來了100多家合作社的大米、雜糧、山珍等產品。王吉勇說:沒有推介會,憑聯社的實力是無法打開一線城市大市場的。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我省主打農產品銷售牌,狠抓產銷對接,廣大農民的觀念正在改變,『賣得好』愈加深入農民心頭。

  質優品高『龍江綠』受熱捧

  『給我來二斤桃酥,來二斤玉米餃子粉……』杭州大媽們將哈爾濱玉清餐飲有限管理公司展臺團團圍住:沒想到黑龍江用玉米做的點心這麼好吃。該公司總經理張廣富告訴記者,制作點心用的玉米面是把綠色有機玉米經過17道工序加工而成,營養成分豐富,口感細軟。第一次參會,一上午的功夫公司就銷售出玉米做的食品四五十斤。

  在推介會上,參展農產品都具有『三品一標』,全部通過監督部門質量檢測,鴨稻、蟹稻、鵝玉米等優質農產品大受消費者青睞。許多參展農產品經過精加工,改變了外表性狀,增強了營養價值,提高了產品附加值。一些特色產品如富硒大米、降壓小米等龍江特產,因拓展了農產品食療、保健等功能,提高了農產品市場價格,僅在展會現場銷售額就達到了281.47萬元。

  第一次參加展會的延壽嘉禾春天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白俊峰,為了增加消費者對自己大米高附加值的信任度,還把省市認證證書復印掛在了展臺前。

  哈爾濱市阿城區半山坡粘玉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喜紅只帶了樣品參展。『今年5月份產品就賣沒了。好產品真是不愁銷路啊。』去年參加深圳推介會時,她發現在本地銷售1.5元一個的玉米,在深圳能賣到3到4元。這次來杭州,重點是了解市場行情,准備打開杭州市場。

  為『北菜南運』打下基礎,首次亮相推介會的地產應季綠色有機果蔬——菇娘、青椒、西瓜、西紅柿……極受寵愛,果蔬簽約額超過1.2億元。

  大膽營銷搶佔百姓餐桌

  推銷、洽談、簽約……參會合作社甚是繁忙:海倫的黑龍江龍海食品有限公司與永和豆漿中國分公司簽訂7000噸供貨合同,合同金額1億元;哈爾濱永和菜業有限公司與杭州蔬菜有限公司簽訂蔬菜購銷協議1000萬元;大慶市吉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杭州九陽豆業有限公司簽訂豆粉協議10360萬元……

  成立時間不長的哈爾濱市寶泰隆現代農業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聘請了專業團隊做企劃和品牌推廣,線上線下雙拳出擊闖市場,還制定了優惠的招商政策,現場誠征代理商和合作商,達到預期效果。

  省農委經管站站長竇洪波說,我省優質農產品集體出省推銷展示不是第一次了。從深圳、上海等地舉辦的展會來看,合作社從初始都有些羞澀宣傳自己,到現在營銷自己的觀念逐漸增強;由原來單一的生產主體逐步轉變為經營和銷售主體。在這次推介會上,為了實現『賣得好』,莊稼地裡的『好把式』們爭先恐後主動介紹自己。合作社現場開展專題推介主體27家,統一組織現場產銷對接會3次。已經與我省有合作的上海晶糧集團在展會上對合作社產品進行考察後,准備年底在上海開50家分店,直銷我省綠色有機農產品。在推介會上,有近200個參展單位尋求到了合作伙伴。

  『龍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優質農產品通過展會推介,所到之處都能生根發芽,這必將形成不斷壯大的銷售市場。』省農委副主任李連瑞高興地說。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