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引大戶牽引,強勢推進佳木斯電商產業園建設
電商產業是新型商業業態,需要便捷的交通和密集的人流支橕,因此郊區選擇了離市區較近、交通基礎配套完備的三江海鮮大市場作為佳木斯電商產業園的項目地,將原三江海鮮大市場閑置廠區和廠庫房進行改造昇級,規劃總佔地面積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4萬平方米,設辦公區、倉儲區和生活配套區等功能區域,配有火車專用運輸線。經過一年時間,投入資金3500餘萬元,建設了園區孵化器、加速器、外國商品直銷區等項目,有效盤活閑置用地4.6萬平方米,截至2017年6月,共吸引140餘家電商企業進駐,現園區已初具規模。2017年5月,佳木斯電商產業園經佳木斯市政府批准,正式昇級為市級電商園區。
新的業態和新的模式要有專業的操盤手和專業性強的企業做支橕和引領,專業的事情一定要交給專業的團隊去做。政府和企業的關系要厘清,政府就是要築巢,包括打造好的營商環境,提供優質的服務和保障優惠政策落地等。把指揮棒和方向盤交給企業,讓企業馳向市場的汪洋。鑒於此,郊區目標瞄向了在國內外市場佔有重要席位和主動權的知名互聯網企業,對阿裡、京東、騰訊、中國網庫等企業持續用力招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以重點電商項目為牽引,強力推動園區運營
一是立足服務『三農』,引進阿裡巴巴農村淘寶項目。與阿裡巴巴集團開展對接合作,在電商園區內建設2400平方米農村淘寶佳木斯市郊區服務中心,設辦公區、產品展示區、培訓孵化區和物流倉儲區。共建設村淘服務站43個,培養村淘合伙人和淘寶手近百人,年收益實現177.45萬元。從2016年6月至2017年一季度,累計下行產品金額2.26億元;菜鳥物流有效運轉,物流到件量累計實現14.6萬件,為農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智慧縣域旺農貸項目同步推進,2017年春耕期間發放助農小額貸款94萬元。
二是立足本地農產品上行,引進京東雲創新空間項目。今年年初,園區與京東集團就佳木斯本地產品上行有關事宜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在佳木斯電商產業園建設東北地區首家京東雲創新空間項目,由京東向佳木斯電商產業園提供雲服務、大數據、京東商城渠道、京東品牌、電商平臺建設、項目眾籌等方面服務,推動佳木斯本地產品上行。通過對本地企業的孵化和產品品牌的培育,實現優品優價,靠賣得好進入市場倒逼種得更好,提昇產品價值鏈,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目前京東雲創新空間佳木斯運營商和團隊已在電商園區啟動項目建設,預計8月初正式運營。
三是立足平臺交易、稅收本地化,引進中國網庫中國農機產業項目。與國內單品線上交易領軍企業中國網庫集團開展戰略合作,搭建了中國農機產業單品交易平臺——中國農機產業網,已於2016年10月15日開始啟動,目前正處於拓展業務、吸納廠商進駐平臺階段,預計年底前正式運營,現平臺已入駐全國農機類商家1245家,供求交易信息16630條,已實現交易額17萬元。近百戶本地農機企業及經銷商進駐平臺,培訓經營業戶400餘人次。目前正在同步推進農機大數據、雲計算、行業社交、產品推廣、農機金融等業務,預計10月份正式開展交易運營。
四是立足內外貿並蓄,引進中國(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金普跨境電商綜試區項目。今年3月,佳木斯市郊區人民政府與大連金普跨境電商綜試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佳木斯電商產業園成立『中國(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金普跨境電商綜試區佳木斯聯盟區』,聯盟區形成後,雙方園區內企業將實現優惠政策、市場資源、人力技術等多方面互通共享,年末不少於50家跨境電商企業將進駐園區注冊法人企業,跨境企業將利用已形成的外貿渠道,培育本地品牌產品,打入國外市場,形成內外貿並蓄局面,真正打通國內國外兩個市場。O2O跨境電商產品體驗店將於今年8月份正式開業。聯盟區項目將對佳木斯市地區電商產業和對外貿易產生深遠積極影響。
以推動區域產品互聯互通為主,搭建佳木斯特產網電商平臺
依托佳木斯電商產業園建設本地產品電商上行平臺『佳木斯特產網(www.jmstechan.com)』,平臺於2017年4月開始試運營,積極打造佳木斯地區本地產品特別是農特產品銷售的門戶網站,成為佳木斯特產對外宣傳展示的窗口。目前特產網平臺處於試運行階段,兩個月以來,累計上架本地農特產品100餘款,已通過微信等平臺實現自行交易結算。目前佳木斯特產網建設委托京東運營商運營,充分利用京東成熟的平臺運營管理模式、完善的線下服務體系和龐大的終端客戶群,進一步對網站平臺進行昇級打造,重點突出商品展示交易、供求信息發布、旅游展示推介等功能,加快推動佳木斯特產網提檔昇級,實現農產品的線上交易和本地化結算。
以完善園區功能為重點,滿足園區多樣化需求
一是滿足企業孵化需求。在園區內建設3600平方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孵化基地,設置本地特色產品展區、省際農產品互換展館、公共會議室、休閑健身區以及22間獨立辦公室,積極構建『佳木斯創客』文化,目前已有12家電商企業進駐孵化和加速。二是滿足實習實訓實踐需求。與佳木斯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等大專院校開展對接合作,在園區內建設電商實習實訓實踐基地,對大學學生、農民創業者和電商創業人員等群體開展電商培訓,累計培訓29批次、4587人次。園區內電商企業深入到各鄉鎮、村屯培訓電商創業人員980人次。4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培訓基地正式啟動建設,年末完成。三是滿足本地企業帶動需求。積極與我市本地企業開展合作,吸引三江匯通、新龍江、百姓科技等28家本地企業入駐園區,與冬梅豆粉、博眾電商等知名企業開展電商培訓、信息共享等方面合作,拉動本地企業通過電商實現稅收200餘萬元。四是滿足園區物流需求。菜鳥物流、中通快遞等大型物流企業順利進駐,2016年6月至今累計下行包裹14.6萬件,日均到件量340餘件;2017年4月中旬實現產品上行以來,累計上行包裹3萬件,日均上行240餘件。五是滿足其他服務需求。加強交通基礎配套建設,建成園區前道路500延長米。3900平方米食宿公寓10月份交付使用,可為200人提供餐飲住宿服務。利用海關監管庫等資源,積極培育佳天農產品對俄物流園區,爭取盡早使其成為電商產業園的B區,進一步拓展園區承載能力,完善跨境電商體系。
在下步工作中,佳木斯電商產業園將進一步加快建設步伐,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把佳木斯電商產業園打造成為依托佳木斯、輻射黑龍江、鏈接國內國際市場的黑龍江省東部電商中心園區,建成黑龍江東部地區的『電商硅谷』。(圖片由馬永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