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6歲男孩游泳嗆水耳朵充血化膿 專家教你8個溺水嗆水防護要點和6個急救知識
2017-08-05 08:09:01 來源:生活報  作者:朱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8月5日訊 近日,冰城市民陳先生帶6歲兒子去江邊游泳,孩子不慎被水嗆到後,吵著耳朵疼,還發燒了。醫生確診孩子患上了急性中耳炎,耳朵充血明顯,有化膿趨勢。據哈爾濱市道裡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每年暑假,兒童嗆水溺水事故頻發。輕者出現中耳炎、口鼻腔充血,重者還可能出現肺部感染、肺水腫、急性腎衰竭,甚至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對此,專家提出8個溺水嗆水防護要點和6個急救知識。

  據陳先生講:『兒子第一次去江邊玩水,剛下水很興奮,帶著游泳圈一直在水裡撲騰,估計沒少被嗆到。』第二天,陳先生的兒子就吵嚷著耳朵疼,並且出現發燒的癥狀。陳先生也覺得耳朵疼,聽話沒有以前清楚了。隨後,父子倆來到家附近的工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查,醫生得知他們曾游泳嗆水後,確診患了急性中耳炎。好在兩人病情並不嚴重,但陳先生的兒子耳朵充血明顯,有化膿趨勢。醫生表示,如果沒有得到徹底治療,會轉化成慢性中耳炎。

  據醫生介紹,正常情況下外耳道的細菌及水分很難進入中耳,但是嗆水後,水就會從咽鼓管流入中耳使中耳潮濕,細菌繁殖生長導致中耳炎。

  生活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於離江邊比較近,連日來工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連續接診3名患者,都是因游泳嗆水導致急性中耳炎,出現耳痛、耳悶堵、聽力下降等癥狀。對此,該中心馬書鳳主任提醒大家,游泳前最好戴上防水耳塞,游泳後用棉簽將外耳道的水分吸乾;嗆水後,不要同時捏住兩側鼻孔用力擤鼻,以防病菌進入中耳。

  帶孩子游泳

  家長做啥防護措施?

  1.家長要確保孩子在自己的看護下游泳,不能私自下水;

  2.家長應避免兒童到不熟悉、安全設施和救援人員配備不齊全的水域游泳;

  3.游泳前,家長最好教育孩子學習心肺復蘇等技能;

  4.游泳前,家長要讓孩子適當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

  5.游泳時,家長應為孩子准備並使用合格的漂浮設備,如救生衣等;

  6.游泳時,家長要告訴孩子別在水中吃東西,以防嗆住;

  7.游泳時,家長要告訴孩子盡量避免在水中嬉鬧,防止嗆水窒息;

  8.如遇意外發生時,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最好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一旦溺水如何施救?

  1.迅速救上岸:最好從背部將溺水者頭部托起,或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後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讓溺水者頭朝下,撬開其牙齒,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

  3.倒出呼吸道內積水: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對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剛剛停止的溺水者,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同時做胸外心髒按壓;

  5.吸氧:現場有醫療條件,可讓溺水者吸氧。條件不足的,用手或針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脫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著外套,要盡早脫下,因為濕漉漉的外套會帶走身體熱量,產生低溫傷害。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