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7日訊 在經濟結構調整的新形勢下,我省正面臨優化農業結構、尤其是優化種植結構調整的挑戰。如何將漢麻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為我省轉方式調結構提供切實可行的路徑和抓手?2017漢麻產業國際會議期間,記者采訪了部分參會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
省科學院院長郭春景研究漢麻多年,他介紹,近年來全球漢麻種植面積穩步增長,漢麻產業成為最具商業價值的產業之一。2013年以來,我省漢麻種植與初加工產業悄然興起,漢麻種植面積已佔全國60%以上,成為國內漢麻最大種植區。隨著今年4月《黑龍江省禁毒條例》的頒布施行,我省以立法形式將漢麻種植納入了合法化管理,成為重要的含麻纖維原料基地。『我省漢麻出麻率高,纖維品質好,且具備較好的亞麻紡織工業基礎和技術儲備,在漢麻的育種、產業化和綜合利用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國前列。』
義烏市奕欣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邵錫波告訴記者,目前南方的漢麻加工企業都知道黑龍江是國內最大也是最好的漢麻種植基地,但是,『我們大都在山東和河北等地采購紗線等纖維原料,黑龍江現階段提供的還多是原材料,初加工不是很多,這不僅僅囿於生產設備和技術等因素。』
大慶天木工業大麻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在肇州種了5萬畝『火麻一號』,總經理於永奎說,『目前我們加工產品還離不開南方企業,企業也意識到這一問題,很快就會向漢麻加工領域進軍,屆時產業鏈將會得到延伸。』
來自加拿大阿爾伯塔創新技術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嚴·斯拉斯基談到,『在加拿大,漢麻的食用量每年以20%~ 30%的比例增長,我每天都在吃展會上的這些食品,可以說是漢麻籽用的代表。在黑龍江,很多人都在穿漢麻制成的服裝,可以說是纖維用的代表。我們之間可以優勢互補,在漢麻產業方面達成合作,各取所需,促進漢麻多用途的發展。』
郭春景認為,下一步應該考慮在漢麻規劃、品種應用、栽培流程、收獲手段、加工程度等方面進一步進行規范,對漢麻產業做出更為明確細致的規劃。包括在哪個積溫帶上適宜種植漢麻,種什麼品種,以什麼樣的產業為目標,等等,根據建材、食品、醫藥衛生以及紡織等各領域需求的不同,選擇漢麻栽培的品種和區域。只有規范標准化的種植,纔能形成規模化的種植基地。相信不久的將來,南方以及國外企業會爭相來黑龍江投資、發展。我們自己的漢麻深加工產業鏈條也將隨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