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0日訊 日前出臺的《黑龍江省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實施方案》,開啟了我省針對農村貧困人口實施的『多方聯動、重點保障』的大病專項救治工作。明年底前,我省四種貧困人群患九種大病在定點醫院救治將實現一站式結算。
根據方案,到2018年底前,我省『健康扶貧管理數據庫』中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低保對象、農村特困人員及貧困殘疾人(以下簡稱『農村貧困人口』)這四種人群中,患兒童先天性心髒房間隔缺損、兒童先天性心髒室間隔缺損、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等九種大病患者將接受集中救治。醫療部門對上述疾病實行按病種收付費,合理確定收費、付費標准,控制醫療費用總額。同時,充分發揮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商業健康保險等制度的銜接保障作用,降低患者實際自付費用。
此次由省衛生計生委聯合省民政廳、省扶貧辦、人社廳、省物價局、省中醫藥管理局開展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將嚴格按照『四定兩加強』原則,即確定臨床路徑、救治醫院、單病種收費用、報銷和救助比例,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和責任落實,目的是進一步加強各項保障制度政策的緊密銜接,切實減輕農村貧困大病患者的疾病痛苦及醫療費用負擔。
《方案》還規定,各地要完善支付方式,實行單病種收付費,發揮政策保障合力,推行『一站式』結算;
各地在針對目標人群進行集中救助的同時,有條件的醫保統籌地區,可結合實際需求和醫療服務及保障水平擴大專項救治人群及病種范圍;各地要建立救治臺賬,確定定點醫院,制訂診療方案,加強質量控制;在國家提供的信息基礎上,建立動態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計生特困家庭和民政部門提供的低保及特困供養人員全部納入;各地要確定各個病種的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根據相關疾病診療指南規范和臨床路徑制定適宜具體診療方案,優先選擇基本醫保目錄內的診療技術和藥品、耗材等,嚴格控制醫療費用;定點醫院要強化醫療質量安全意識,完善管理制度,規范診療行為;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組建重大疾病臨床診療專家組,建立健全轉診、會診、巡診制度,開展質量管理、業務培訓和考核評價,確保醫療質量安全。
《方案》還要求各地要積極探索其他兜底保障模式,力爭在各項保障制度報銷的基礎上,將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90%以上,通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兜底保障和個人適當負擔的辦法,切實減輕患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