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眾籌營銷照亮"五良純"的前程
2017-08-10 11:09:4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吳利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10日訊 盛夏的驕陽,照在樺川縣星火鄉燎原村的五良純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千畝水稻田裡,夏風吹拂,稻浪泛出層層油綠綠的光澤。走在稻田邊,蛙鳴聲聲,悅耳動聽,不時可以看見穿梭在田裡的泥鰍,橫衝直闖的螃蟹……

  在合作社辦公室裡,樺川縣農業局局長孫立新指著牆上的大屏幕說,通過這屏幕就能看到施肥、田間管理及水稻長勢等情況,即便是遠隔千裡的客戶,也可以通過遠程監控看得清清楚楚;在合作社電商平臺,幾名員工正按照客戶訂單給大米裝箱,打好包裝等待快遞公司來取。『年初到現在,通過網絡銷售的大米已有10多噸了。』合作社理事長付延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不過,在挺進網上銷售之前,我們也走過一段艱難的發展之路。』

  據他介紹,『五良純』現有的5000畝有機水稻種植基地處於第二積溫帶,非常適宜種植13片葉的長粒水稻;通過采取智能化浸種催芽、搶早清雪扣棚增溫、提前播種育苗、覆膜插秧、益生菌降解農殘等技術,合作社生產的五良香稻,不僅口感好、營養豐富,而且無任何化肥和農藥殘留,一公頃產量穩定在6噸左右。但即便有如此好的大米,合作社在經營中也經常陷入生產資金不足、銷售面窄的窘境。為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常常在股東、社員、兄弟單位之間借款,產生了一定的利息負擔。為此合作社負責人開始思考:如何能讓好大米賣上一個好價格?能不能讓客戶在春季就先投入訂單,到秋後再給付貨,這樣就可以解決生產資金的問題了。

  2016年初,合作社研究出臺新的資金利用模式:即以一萬元為一個單位,客戶每投資一個單位,合作社在秋季回報給客戶200斤有機大米,滿一年整,合作社將投資返還給客戶。客戶沒有資金的損失,還有200斤大米的回報。此種眾籌舉措在互聯網發布後,立即吸引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福州、南京等地的客戶電話諮詢、報名參與甚至組團到合作社考察。短短幾天就接到諮詢電話1000人次,接待考察團28個,總人數超過3000人。

  這個『創舉』當年就讓合作社『火』了——不僅第一批客戶成了回頭客,還口口相傳,帶來了更多的新客戶。當年春播時節共與上海、北京、廣州、大連等地的客戶簽約160份眾籌合同,籌集資金200萬元,極大地緩解了生產資金緊張的問題;合作社還通過網絡眾籌銷售大米30噸,培養近200名固定客戶。北京昕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對合作社經過一年考察後,與合作社精准對接,在北京開設了星火大米銷售直營店。2016年該公司的銷量已達到160多噸。

  一次次的網購熱潮讓『五良純』合作社名氣大了,牌更亮了——合作社的有機水稻成了熱銷產品,今年僅私人訂制水稻就達175畝,集團客戶訂制水稻300畝。如今,合作社25%的大米用來兌現春季各企業訂單,50%的大米通過大連、北京直營店銷售,其餘25%通過電商平臺和其他店面直接銷售;五良香稻的足跡已經走出黑土地,走上全國16個大中城市的餐桌。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