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應季雙城菜 地裡接大單
2017-08-11 10:35:2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立春 胡勝龍 陳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11日訊 8月初,雙城區西官鎮躍進村的玉米田一人多高,挺拔茂密,預計最快兩個月就可收割、脫粒。而一道之隔、同樣在生長期的伏白菜卻已有了買家,來自南方的客商收購的計量單位不是常規的市斤,而是以每畝地為單位。每年7月至9月,哈爾濱市雙城區的一些農業種植合作社,通過市場分析,科學種植,將種植的散花菜、伏白菜等蔬菜『北菜南運』。這不僅贏得了夏季南方市場的先機,提昇了蔬菜零售價格的空間,增加了種植戶收入,更帶動了當地種植業的結構調整,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伏白菜、散花菜南銷緊俏

  『伏白菜就是伏天種的白菜!』西官鎮躍進村奇盛伏白菜種植專業合作社59歲的技術顧問孫繼文言簡意賅。然而,這伏白菜的種植卻遠非想象中的簡單。

  躍進村村書記白國峰也是合作社的一員,他向記者介紹,伏白菜采用『兩茬』的種植方式,第一茬5月份開始育苗、種植,7月份便可長成售賣,生長周期大概為70天,第二茬種收時間為7月份到9月份,主要銷往廣東、山東等地。至今,伏白菜已經種了20年,每年都有農戶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伏白菜的種植面積達2000畝。今年行情比較好,南方的客商給出了一畝地2800元的價格,利潤十分可觀,目前,種植的所有伏白菜都已被預定。

  白國峰介紹說,最近他們正在琢磨建一座上規模的溫室大棚,明年進行集中育苗,這樣伏白菜還能提前上市半個月,更有賺頭!

  同樣采用『一年兩茬』生產模式的還有雙城區朝陽鄉誠吉村國昌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他們主要種植的是散花菜,也就是人們熟知的有機菜花。

  記者走進一處散花菜田看到,散花菜已長有15厘米高,據合作社負責人張國昌介紹,這已經是第二茬,菜不愁賣,預計9月初就能售賣裝車。『這些散花菜主要銷往上海和江蘇等地,第一茬價格在1.5元/斤左右,相比往年同期還是不錯的,看現在市場的行情和散花菜的長勢,第二茬能賣到2.0元/斤的高價。』張國昌信心滿滿地說。

  看到散花菜銷路好、價格高,一些農戶紛紛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加入合作社。今年,村民郭文權就將原本40畝苞米地以500元/畝的價格流轉到了合作社,同時,他還在合作社負責日常的田間管理,又添加了一份生活收入。

  朝陽鄉副鄉長何鳳軍說,今年,誠吉村已有30人陸續加入了合作社,累計流轉土地1萬餘畝。據了解,該合作社園區散花菜種植面積3000畝,同時還種有西蘭花、萵筍、蕪湖椒等南方菜,年產蔬菜70000噸,畝平均效益4300元。

  科學管理保質量 建立聯絡機構拓渠道

  把優質的地產菜銷得更遠、賣得更好,不僅需要敏銳的商機,更需要科學的種植管理和暢通的銷售渠道。

  在雙城區農業物聯網平臺監控室,長產村的一家溫室蔬菜大棚的實時影像十分醒目,工作人員李明向記者介紹,該系統通過網絡實時觀察每個地塊作物長勢及大田環境情況,對病蟲害、營養不良、環境突變等異常情況進行及時處理,從而降低災害損失,提高產量。傳感器監測點還可對溫室大棚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和光照強度等數據及視頻圖像24小時監控。同時,該平臺還建立了蔬菜大數據分析中心,將雙城區與全國各蔬菜產區的種植品種、產量、價格、供應時間、供應能力等情況數據化,采用雲計算做出准確的市場分析預測,及時為農民、合作社提供蔬菜市場價格、供求等有關動態,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規避了可能遇到的市場風險。

  記者從雙城區農業局獲悉,為對接域外市場,實行區域經濟合作,在抓住本省蔬菜市場的同時,雙城區還在壽光、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10個重要節點城市建立了聯絡機構,與當地果蔬市場進行信息共享、利益聯合的跨域合作。並在上述城市市場設立了雙城蔬菜代銷或直銷網點,基本完成了雙城蔬菜在全國的市場銷售布局。同時,該區還成立了蔬菜產業協會,已吸納50多名蔬菜營銷經紀人入會,形成了遍布全國市場的蔬菜經紀人隊伍。

  建立省級『北菜南銷』核心區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爾濱將在呼蘭、阿城、雙城、賓縣、五常打造5個省級『北菜南運』示范縣,力爭核心區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帶動全市『北菜南運』基地和蔬菜出口創匯基地面積發展到20萬畝。

  『根據市場需求,科學布局發展蔬菜產業,可以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的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雙城區農業局副局長鄂文麗向記者介紹,該區以建設全省『北菜南銷』核心區為重點,把發展蔬菜產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快蔬菜產業發展,圍繞產業基礎較好的102國道及同心、西官等鄉鎮進行規劃布局,建設『百裡蔬菜產業帶』,推動蔬菜產業向優勢產區集聚,並根據產業特點和園區功能劃分為以永治長產村為核心的設施蔬菜區、以永治萬家村為核心的馬鈴薯種植區、以朝陽誠吉村為核心的『北菜南銷』露地菜區、以同心同德村為核心的精細露地菜區、以西官育仁村為重點的新型土築溫室區、以五家金滿蔬菜園區為重點的都市休閑農業區等六個核心區域。同時,該區還建設了韓甸花生、承恩大蒜、西官伏白菜、萬龍雜糧、幸福菇娘、杏山中藥材等20餘個特色種植基地。今年,全區新增蔬菜面積約10萬畝,蔬菜及經濟作物總面積達到49.9萬畝。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