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1日訊(石波 記者 雷蕾)卡在身邊,錢卻沒了。男子手機丟後沒當回事,不想2天後自己銀行卡內近2萬元錢都被人轉走了。而轉走他錢的不是別人,正是偷走他手機的人。8月8日,這起案件在牡丹江鐵路運輸法院公開庭審。

法院庭審(資料圖)
2月10日17時許,由佳木斯開往牡丹江的列車上,吸煙返回的馬力發現,自己放在臥鋪上的智能手機不見了。手機不值多少錢,馬力也沒在意,更沒報案。2天後,馬力在銀行准備取款時突然發現,自己銀行卡內的19505元被人分4次轉到一個QQ賬號的財付通內。想到前兩天丟的手機,馬力趕忙到牡丹江鐵路公安處乘警大隊報案。
經調查,警方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2月20日,警方將乘坐K930次旅客列車准備返校的在校大學生陳鋒抓獲。面對警方證據,陳鋒很快承認當日他盜竊馬力手機後,發現手機不但沒有屏幕鎖,微信和QQ登陸也不需要密碼,手機的相冊裡還有馬力的身份證和銀行卡照片等信息。通過馬力的手機接收驗證碼,陳鋒將馬力的銀行卡綁定在了馬力的QQ和微信上。在將馬力微信內的100元轉賬到自己的微信上後,陳鋒又分4次將馬力銀行卡上的19505元轉到自己的QQ財付通上,隨後將其中19500元提現到自己的銀行卡中。從2月10日至被抓前一天,陳鋒將其盜來的錢用於游戲充值和網上購物,揮霍了4000餘元。
直到陳鋒被鐵路警方帶走,家人纔知道他闖了大禍。在警方將剩餘的15525元錢返還給馬力後,陳鋒的家人又自願賠償馬力人民幣5000元,並取得了馬力的諒解。考慮到陳鋒仍是在校生,又是初犯,警方對其采取了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
8月8日,牡丹江鐵路運輸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法院審理認為,陳鋒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法官說,隨著網絡支付手段日益快捷和方便,很多人習慣將自己的銀行卡綁定在手機上的軟件用來購物,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比較方便的免密支付。一旦手機丟失,損失的不再僅僅是通訊錄裡的聯系人和相冊內的照片。更重要的是機主的銀行卡也將面臨嚴重危險。
法官提醒市民,為了防止手機丟後銀行卡被盜刷,首先要設定手機屏幕鎖,避免他人窺探個人隱私;其次,在登陸手機關聯銀行卡的軟件時,要盡量選擇每次都輸入密碼,以保護軟件安全;再就是,不要將重要證件和銀行卡照片留在手機相冊中。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現手機被盜,要立即報警,同時,要立即與跟手機關聯的銀行卡客服聯系,暫時凍結銀行卡,以免發生被盜情況。(文中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