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北安路子,實現全面振興
看北安,不能目光短淺。這一點,北安市委、市政府非常清醒。從年初以來,北安就『外觀內省』,『精准定位』,『准確發力』,堅持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引領,著力擴總量、爭進位、走新路,謀實支橕項目,抓實措施落地,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上半年,北安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分別增長7.1%、12%、13.2%、10.2%,呈現出『穩中有進、結構優化、後勁增強』的特點。
深入北安期間,我們得到了這樣的數據:落實項目39個,引進超億元項目19個,其中超5億元9個,超10億元2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5.5億元,同比增長24.6%。開復工產業項目24個,總投資78.86億元;列入省和黑河市的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建設;投資8.4億元的宏維大豆分離蛋白、投資8億元的紅星美凱龍家居廣場、投資5億元的溫泉水世界、投資6.6億元的保豐御園城市綜合體等14個新建項目開工建設。蘇打產品加工、紅星倉儲物流產業園、冰雪嘉年華游樂、農產品冷鏈物流等10個項目即將簽約。這些項目的實施,對北安市構建玉米、大豆、乳肉制品、健康食品、商貿物流『五大產業鏈』起到強有力的支橕作用。

北安象嶼金谷倉儲項目。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這些數字不僅僅停留在紙面上,這些數字閃爍在一個個建築工地上,一個個產業項目裡,一個個嘔心瀝血的全市各級乾部心上。
機遇和挑戰並肩而行,如何破解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找准突破口,乘勢而上,奮力走出北安全面振興發展的新路子是北安市委、市政府的新課題。
經過調研和深入的研究,北安充分認識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擺項目、謀發展長期的指導思想,是經濟發展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踐考量。
有了指導思想,有了理論指導,前行的腳步愈發堅定。要按照『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方向把特色生態綠色有機農業和現代畜牧業做精做優,突出延伸資源產業鏈條,加大產業項目建設力度。這些要求,為北安指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和著力點,明確了加快全面振興發展的具體方法和路徑。
北安該如何破題,如何迎難而上?解題思路很明確:立足北安的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現實基礎,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上項目、育產業,著力培育優勢特色主導產業,打好優勢牌、走好特色路。
現在,北安全市上下堅持以省委書記張慶偉黑河調研講話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黑河市委六屆二次全會精神,堅持思路不變、節奏不變、力度不變,重點抓好產業項目、農業生產、工業經濟、基礎設施、各項改革、惠民實事等七件大事,確保完成或超額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迎接十九大勝利召開,交上一份令人滿意的北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