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5日訊(記者 莊園 王忠岩) 『每個留守兒童都是一粒小豆豆,都能快樂地發芽。我們要付出愛,不讓一粒小豆豆掉隊。』日前,黑龍江豆芽志願服務隊發起人、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湖區路德中學留學的中國高中生單希政,來到哈爾濱市平房區博能中醫門診部,為一群特殊的留守兒童——腦癱患兒做義工服務。這也是他和豆芽志願服務隊繼上個月在鶴崗幫助留守兒童後的第二站公益活動。

單希政與博能中醫門診部中的腦癱患兒做游戲。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單希政為腦癱患兒做訓練後的按摩放松。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博能中醫門診部是哈爾濱市集中收治腦癱兒童的醫療機構,這裡的患兒多數都是留守兒童,有的還是服刑人員子女。在一天的時間裡,單希政與80多名腦癱兒童進行了溝通交流,充分了解這裡的留守兒童所思、所想、所需,對他們生活中、心理上遇到的各種困難進行調查和記錄。單希政與孩子們擊手互動,與他們一起做康復訓練,一起吃飯、學習,領著他們一起做游戲,為他們讀書講故事,調動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單希政始終忙碌著,他身上的衣衫早已濕透,但他的眼中卻始終充滿著溫暖。當孩子們的笑聲響起、笨拙地抬起手臂參與游戲時,單希政與孩子們的嘴角都綻放出了燦爛的微笑。

單希政與腦癱患兒互動。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單希政告訴記者,豆芽志願服務隊始終關注留守兒童,尤其關注留守兒童中的困難群體——病患兒童和服刑人員子女,他們更加孤單無助,更加需要全社會的關愛。今天這次義工服務同時也是對這群特殊留守兒童做的一次社會調查,他發現這些患兒不僅需要康復方面的幫助,如何讓他們動起來、笑起來、保持心理健康和快樂心態更為重要。
單希政說,這次社會調查更加堅定了自己做公益服務的信念,引發了他對留守兒童信息進行數據化管理的思考。如何建立數據庫,對每個留守兒童生活狀況、心理需求進行跟蹤、統計,與每個義工組織及時對接,通過建模、分析找到相應解決辦法,引起政府及社會組織的關注和重視,這些都將成為他開展公益服務長期研究的課題。

單希政為博能中醫門診部的孩子和家長們打飯。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一位留守兒童的家長表示,單希政對腦癱患兒的公益服務讓他們感受到了當代青年學生的熱心、愛心與正能量,也讓他們體會到了來自社會的溫暖和關懷。單希政領著孩子們玩、帶著孩子笑、讓孩子們變得積極快樂,更是增強了他們對患兒治療和未來生活的信心。希望社會上有更多人愛心人士站出來,幫助這些留守兒童、腦癱患兒像正常孩子一樣幸福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