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5日訊(高樹林 記者 孫曉銳) 剛一走進距青雲小鎮5公裡的禽類養殖基地,記者就被『?、?、?……』一陣陣清脆的鑼聲所吸引,聽到『緊急集合號』響起,山林裡放養的幾千只雞鴨鵝從林下四面八方以百米衝刺的速度狂奔而來,打破了養殖場的寧靜,也展開了亞布力林業局調整林區產業戰略、加快經濟多元化發展的畫卷。
亞布力林業局擁有林區森林植被保護最好的林場——虎峰林場,總面積一萬二千多公頃,活力木總蓄積一百三十多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百分之九十六點八,野生植物一千四百多種,野生動物二百三十多種。濱綏鐵路、G10綏滿高速公路、301綏滿公路穿林場而過,交通便利。如何將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自然資源優勢轉化成林業產業發展動能,是擺在亞布力林業局領導班子面前的課題。亞布力林業局在進一步完善虎峰嶺景區建設的基礎上,繼續開發高山濕地草原景區、紅色教育基地,擬在虎峰嶺景區高空探險處建一條長約200米的七彩玻璃水滑道、擬在簸箕崴子山中間地段建一條長約500米花崗岩滑道,滿足游客在景區的娛樂需求。
在全面推進林區種植養殖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大背景下,亞布力林業局緊扣森工總局486產業規劃布局,從激發內生動力入手,充分利用森林生態旅游資源、林木資源、林下土地資源、林副產品資源,重點開發森林旅游業、山產品農產品加工業,全面發展林菌、林苗、林果、林藥、林畜、林禽等種植養殖產業,並與產業化發展相結合,與精准扶貧相結合,與自營經濟相結合,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發展格局。
亞布力林業局森林資源豐富,盛產黑木耳、蕨菜、黃花菜、榛子、老山芹、榛蘑等山特產品,在多年扶持發展中,林業局借助項目資金在山上林場所建設了300餘棟食用菌大棚,先後在寶山、華山、青龍、紅星、魚池、青雲、石頭河子七個林場所建起了食用菌培育生產基地,使木耳、蘑菇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一定的綠色生態品牌優勢,為發展山特產品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在立地條件較好的林地,采取林藥、林苗間作模式,套種五味子等中藥材,藍莓、樹莓等苗木的大量培育,擴大了林下種植,既可以改良林下土壤的理化性質,增加肥力,促進林木生長,又能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在立地條件較差的林地發展野豬和森林禽類的林下養殖。森林豬養殖采取近自然放牧形式,依靠山上獲取的純天然野果、野菜、野草、樹葉等食物,節省了飼料,且不易傳染瘟疫,抗病力強。林下養禽以散養森林雞為主,雞在樹林中覓食可以給樹除去雜草表層害蟲,雞的糞便促進樹木生長,解決了污染問題,降低了飼養成本。
亞布力林業局大力推廣林菌、林禽、林豬、林苗、林果、林藥等八大產業模式。2016年,完成栽植藍莓100畝、樹莓1000畝、紅松450畝、平歐榛子400畝,生產食用菌1億袋,養殖森林雞3000只,野豬200頭。實現了長中短有機結合、上中下綜合利用、林農牧復合經營。
亞布力林業局以林地資源、林下空間和森林環境為依托,抓好樟子松嫁接紅松、大榛子種植,抓好中草藥種植和樹莓、藍莓、草莓、食用菌基地建設,利用大棚種植羊肚蘑,發展壯大林下經濟。
16萬畝原生態森林林地資源和百棟食用菌大棚基地,為森林食品加工企業提供了充足的蘑菇、木耳、榛子等山特產加工原料,為客商提供了優質的藍莓、樹莓、草莓等小漿果原料。森林豬、溜達雞、野生山產品被端上游客的餐桌,大受贊賞和好評。林業局還組織林區生產加工企業參加各類展銷會、通過『互聯網+線上』、電商銷售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利用行業協會、親朋走訪的契機廣泛推介和宣傳本地綠色產品,大力發展訂單銷售。
為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林業局還大力依托旅游景區和森林公園發展森林旅游業,使林區經濟實現多產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