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6日訊 又是一年汛期到,接連幾日的大雨加上半個月不見晴朗的天氣,難免會讓人想起1998年的洪水,有的市民開始擔心:會不會發大水?今年汛情如何?
8月15日,記者從大慶市氣象局了解了今年汛期的降水量,並與歷年(1981-2010年)的平均值做了對比,發現今年汛期降水量較多,僅市區降雨量就達222.2毫米,是歷年同期降雨量(62.1毫米)的3.57倍,而1998年汛期,市區測得的降雨量為250.6毫米。
半個月發25次預警全市降水遠超歷年同期
『8月份都過去一半了,就沒見幾回太陽,幾乎天天下雨。』不少市民有這樣的感覺。
的確,今年夏季,最常見的應該算是異常天氣了。進入8月份以來,市氣象局連續發出了25次預警,每次都與降雨有關。
『從8月1日到8月5日,連下了3天的大雨,全市平均降水量接近100毫米。』市氣象局天氣科副科長金兆岩介紹說,由於特殊的地形特點,我市屬於典型的季風氣候,汛期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今年汛期與往年類似,但總體降水要高於往年,到目前為止,市區降雨量為222.2毫米,而歷年同期平均值為62.1毫米。
一個月內全市降雨量肇州第一
今年汛期,從7月15日-8月15日,在全市降雨量排名中,肇州排名第一,一個月降水275.9毫米,而該地歷年同期降水平均值為95.2毫米。
『8月3日的一場大暴雨,肇州、肇源兩地一天的降雨量就超過了100毫米,這在大慶歷史上也很少見。』金兆岩說。
據了解,過去的一個月內,不僅肇州雨多,我市其他各縣區的降雨量也均超歷年同期,其中,林甸降雨量為178毫米,歷年同期為97.5毫米;杜爾伯特降雨量為122.2毫米,歷史同期為86.6毫米;肇源降雨量為211.7毫米,歷史同期為81.6毫米。
臺風『海棠』跑偏導致水氣持續『供應』
『七下八上』為我市汛期,這一情況有史以來從未改變,那麼,為什麼今年雨下得這麼猛?
『有降水,一定要滿足一個條件——冷暖交鋒。』為什麼今年的雨水這麼大?市氣象局氣候科科長袁濤做了詳細的分析。
袁濤說,7月末,受高空冷渦和地面低氣壓影響,我市開始降雨。但進入8月份,降雨就變得有些不尋常了。
原來,從8月2日開始,一直盤旋在南部的臺風『海棠』,勢力減弱後開始跑偏北上。受臺風減弱後的低壓環流影響,從8月2日夜間開始,我市開始了更猛烈的降雨。
由於高空冷渦一直持續,導致我市上空有源源不斷的水氣『供應』,纔形成了持續不斷的降雨。雨還會下嗎?會不會出現洪水?據市氣象局天氣科預測,截至8月20日,除局部地區外,我市不會再出現大范圍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