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探秘嫩江源"系列報道之四 嫩江源頭的興安長子
2017-08-16 09:55:3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王忠岩 許諾 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16日訊(記者 陳顯春 王忠岩 許諾 霍梟涵)在嫩江源頭,邂逅美麗的松嶺。大興安嶺松嶺區坐落於美麗的多布庫爾河之濱,這條被達斡爾族語稱為寬闊之河的地方,53年前就是在這裡,拉開了大興安嶺開發建設的歷史帷幕。

航拍停伐後的松嶺儲木場。

  從1964年開發,到2014年4月1日全面停伐,松嶺區累計人工造林3.01萬公頃、提供商品木材1422.68萬立方米。

  興安長子,功勛彪炳。

  吃雪化冰——堅韌是老一代松嶺人的精神質地

松嶺之晨。 劉萬明 攝

  《松嶺區志》上有這樣的記載:1964年2月,國家做出『組織林業會戰,加速開發大興安嶺』的決定,一個由鐵道兵將士、林業職工和地方乾部組成的10萬會戰大軍,迅速匯集在這片林區,全面開發建設大興安嶺。

  多布庫爾河,一條美麗的河流,發源於伊勒呼裡山南麓,向南流經松嶺區注入嫩江。

壯志林場內整潔的庭院。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老一代林業人王樹嶺醒來的時候,發現乘坐的大解放車停在了山坳裡。舉目四望,除了林海還是林海,蒼蒼莽莽。

  時間拉回到1964年2月,那時的王樹嶺纔17歲,他記不清具體是哪一天了,他只記得是從內蒙古根河林業局出發,目的地是大興安嶺。

  王樹嶺來到的地方是松嶺區壯志林場。此時的壯志就像一張白紙,空無一物。王樹嶺和其他人到達後,第一件事就是搭建帳篷,解決住的問題。

  與第一批開發建設者王樹嶺相比,1969年從哈爾濱雙城趕往壯志林場的李樹林就幸福得多了。此時的林場已經建起了板夾泥房,比帳篷更為遮風擋雨。

林場老職工王樹嶺回憶當年火熱的勞動場景。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進山采伐,是王樹嶺和李樹林的主要工作。李樹林說,在山場住的仍是帳篷,半夜經常被凍醒,喝的是冰融化的水,吃的是高粱米飯和海帶湯。可是,一旦任務下來,大家都搶著乾,沒有人說苦,也沒有人喊累。

  這是一個寒不可涉足的土地。就是在這片被稱為『高寒禁區』的地方,大興安嶺第一代開發建設者,把不畏嚴寒的精神深深地留在了茫茫林海。據王樹嶺介紹,那時松嶺全區的采伐任務每年是30萬立方米,而壯志林場一個地方就能完成20萬立方米。

  2014年4月1日,大小興安嶺全面停伐。至此,松嶺區累計人工造林3.01萬公頃、提供商品材1422.68萬立方米。

  松嶺,當之無愧的興安長子。

  繼往開來——堅守是新一代松嶺人的理想信念

  壯志林場至今仍保留的集電影放映、召開會議、文藝演出為一體的建築『三用堂』,承載了70年代林業人的精神夢想與歡樂。

  1975年獲評省勞模的袁維棟,在1978年『三用堂』建成後,就是這裡的負責人。他是老林業的一面旗幟,也是大興安嶺精神的代表。1974年,袁維棟在生產中砸傷左臂截肢,傷好後裝上假肢的他迅速歸隊,繼續開運材拖拉機。

  如今,袁維棟仍住在壯志林場,夏天他和老伴住在平房裡,養花種菜;冬季,就搬到樓上,與兒子一家同住,其樂融融。

  同樣享受退休生活的李樹林,與老友打麻將、下象棋,是每天必做的功課。

  老一代松嶺人,使命完成;新一代松嶺人,繼往開來。

  松嶺區森林覆蓋76.02%,境內山巒起伏,河流密布,生物多樣性豐富,是天然的大氧吧。

  近年來,松嶺區委、區政府堅定不移地踐行『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特色小鎮建設目標,突出規劃引領、找准特色定位、注重資源整合、堅持改革創新、轉變發展方式、提昇經濟質量、著力保障民生,努力讓松嶺的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空氣更清新,人民生活更幸福。

1975年就光榮獲評省勞模的袁維棟如今已退休。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野花漫山遍野,蜜蜂花叢中飛舞忙不停。8月8日,松嶺區舉辦了蜂蜜收割季活動,松嶺區委書記王新宇為松嶺蜂蜜代言,『要把松嶺原生態蜂蜜宣傳出去、走出去,增加附加值,將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

  發展『甜蜜事業』,讓林區產品走出大山,只是松嶺區林區轉型發展的一個注腳。

1973年建成的壯志林場三用堂。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群眾和企業的關注點在哪,我們的著力點就往哪落。』王新宇表示,松嶺區提出了『政策松綁、環境打造、金融支持、能人帶動』四大措施,大力支持企業發展。此外,松嶺區利用資源稟賦打造地域特色產品,運用互聯網思維研究消費者需求,有針對性的把本地特產輸送出去,進而叫響『松嶺品牌』。

  堅守,新一代松嶺人繼承了老一代松嶺人堅韌的精神品質,秉承理想信念,誓守綠水青山,為子孫後代造福。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