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熱衷旅游季 七成牡丹江市民湧向家鄉景點
2017-08-17 09:50:13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晨報  作者:孫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17日訊 五年間,牡丹江市民人均旅游消費增長近4倍!可見,旅游作為一種高端休閑方式,日益被市民所熱衷。然而,與以往凡旅游必『高大上』的出游心理與意願相比,如今市民旅游更務實、更理性,同時也更接地氣……

   ——關於市民旅游意願與行為調查

  話題開始前,先看組數據:2012年市民人均旅游支出110元,而今已上昇至427元,五年增長近4倍。其中,人均參團旅游消費334元,五年增長近15倍;人均景點門票支出33元,五年翻了近兩番!再看一項來自非官方的調查結論:當前市民外出旅游趨向『短平快』式發展,而且也更接地氣,七成受訪市民將市區周邊景區、景點做為旅游首選目的地!

  對於上述較為抽象的調查數據與結論,牡丹江市某景區負責人張經理,以該景區為例進行了直觀闡述,『在每年接待的幾十萬人次游客中,本市游客約佔七成。可以說,家鄉游客已成為支橕景區發展的主要客源!』的確,采訪中市旅游委工作人員也肯定了這一切,並表示『周邊游已成為牡丹江市旅游市場振興發展的突出亮點!』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或是利好,吸引市民紛紛湧向家鄉景點?在此趨勢下,市民的出游意願及行為又與以往有哪些轉變呢?

   調查 市民出游熱衷家鄉景點

  鏡泊湖、三道關、小九寨……在市民周先生家的日歷上,從7月中旬開始,每個星期六的下邊都標注了一個景點的名字,『這是我擬的出游計劃,平時工作忙沒時間遠游,只好利用周末在家門口玩玩了。』對於自己擬定的出游計劃,周先生還特意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每周一游』。

  的確,如今像周先生家這樣利用周末外出旅游的市民越來越多,出游目的地也主要集中在市區周邊景區或景點。而且,通過考察周家的這一出游個案,也不難看出當前市民旅游的意願與趨勢。對此,記者在牡丹江市一些旅游機構及景區、景點的配合下,對當前市民出游意願及旅游目的地的選擇進行了實際調查。

  就旅游目的地的選擇上,家鄉周邊景區或景點無疑是最大贏家。據牡丹江市某旅游社負責人介紹,按出游目的地劃分,市民出游可劃分為出境游、國內游、近郊游三個層次。『以往市民旅游多是以國內游為主,但隨著出游觀念轉變及家鄉景點開發完善,如今近郊游已成為市民出游的首先目的地。』誠如該負責人所言,配合調查的多家旅行社工作人員也普遍認為:雖說目前國內游、出境游依舊火熱,但總體還是近郊游所佔比例較大,70%的出游市民熱衷近郊游,如山水游、特色游、采摘游、農家樂等。同時,對於市民熱衷近郊游的意願,記者在周邊景區及景點的實地調查也有著直觀領悟:在距市區不遠的一處景區,記者看到絕大多數游客都是來自本市的自駕游客,對此景區工作人員表示:『本市游客能佔總游客的七成份額!』類似的景象,也在其他一些景區、景點被復制著,這也切實印證了:市民出游熱衷家鄉景點的傾向及意願!

   探因 經濟便捷迎合市民出游需求

  正所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市民出游之所以熱衷家鄉景區或景點,關鍵還是近郊游迎合了市民出游的現狀需求。那麼,這種迎合又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對此,記者在調查中著重進行了探究。

  『市民之所以熱衷近郊游,主要與假期空閑、出游消費及便捷程度有直接關系。』對於當前近郊游火爆態勢,多家旅行社工作人員認為,這是符合市民出游需求的正常現象。對此,某旅游社負責人許經理表示,由於受假期及收入水平影響,類似出境游、國內游這類耗時長、花銷大的出游活動很難被大眾普遍選擇,而相對於路途近、花銷低、耗時少的近郊游則更能滿足普通市民的出游需求,例如以依托自然資源打造的山水游;依托鄉村特色開展的農家樂、采摘游,以及各類以戲水、觀賞為主題的休閑游都很受市民喜歡。

  通過對旅行社及出游市民的調查記者大致掌握,一般水平的國內游至少需一周時間,人均各項花銷近萬元,出境游則耗時更長花費更高。相比之下,近郊游普遍為一兩天,人均花費不過幾百元,既不佔用時間又無經濟壓力,而且出行便捷,由此贏得市民的廣泛青睞。對此,上文提到的工薪族周先生的一番表述,可謂說出了熱衷近郊游市民的心裡話,『由外面的名山大川轉向自家的湖光山色,關鍵圖的是省時、經濟和便捷!』

   期許 願家鄉景點更有看頭玩頭

  誠然,近郊游除了經濟、實惠、便捷吸引市民大量湧入外,更關鍵的原因是近郊游比以往更有看頭和玩頭!

  『近郊游吸引我的不是因為花錢少、耗時短,而是因為近郊游比以往更具特色,更具內涵和特色!』在某周邊景區,自駕游市民劉先生的一席話,贏得了周圍游客的共鳴。

  的確,隨著牡丹江市旅游產業的合理規劃、提檔昇級,周邊景區、景點也有了長足發展,突出表現是旅游內涵更豐富了,地域特色更濃郁了!典型的表現是,周邊景區、景點紛紛各顯其能,依托各自優勢,主打特色牌來吸引游客。如,有的景區依托山水自然優勢,著力發展生態旅游;有的依托地緣優勢,主打地域風情游;有的依托歷史文化、民俗風情資源,力推民情風俗游;有的依托革命歷史遺址、遺跡,大力開發紅色游……

  『當前牡丹江市旅游資源及特色可以概括為七個字,即湖、邊、俗、林、雪、特、紅!這七大特色旅游資源形成了牡丹江市獨有的旅游品牌,不僅吸引著外地游客的興趣,也是本土游客進行近郊游的最佳目的地!』市旅游委工作人員所言不假,采訪中很多受訪市民雖不能詳盡道清近郊游顯著特色,但總能言之一二,而這只言片語的概括,恰恰是源於親歷後的鮮活印記。由此足見,廣大市民對近郊游的熱衷與擁躉。

  此外,調查中記者也發現,為了迎合市民對近郊游更有看頭和玩頭的期許,各景區、景點除加大資源開發、推出特色項目外,還積極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及服務,目的就是要吸引更多家鄉游客的光臨與駐足。具體看,旅游娛樂項目日益豐富,如水上娛樂項目遍地開花,琳琅滿目;景區、景點注重提昇服務設施功能,提高游客舒適和滿意度,如觀光景區加緊道路、停車場、旅游棧道建設修繕等。

  『作為景區來說,只有景致顯品位,設施高標准,配套上檔次,服務更細致,纔是滿足市民要求景區更有看頭和玩頭的旅游訴求!』景區負責人張經理的表述,讓人實際感受到了市民對近郊游的高標准期許,以及景區積極進行的自我嬗變。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