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8月17日電 年初以來,黑龍江省綏化市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產業潛力,確定了構建『1+4+N』產業體系,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推進產業項目昇級發展。

8月5日,慶安縣醫藥產業業園區內,黑龍江瑞格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員工忙碌於口服液灌裝生產線上。
據悉,今年前六個月,綏化市開復工產業項目260個,固定資產投資324億元;新開工產業項目135個,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88個。
突出做大增量調結構
綏化市把上項目擴增量作為產業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盯住與綏化契合度高的大企業、大項目,依托放大資源優勢,著力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特色產業之城、田園養生之地。做深延長『原字號』。這個市突破『原字號』,改變『初加工』,堅持從上游向中下游、從低端向中高端方向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招引培育全產業鏈龍頭企業,鼓勵重點行業企業實施兼並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了以雙匯北大荒、貝因美、伊利等企業為代表的『糧頭食尾』產業集群;以中糧生化、龍鳳、昊天等企業為代表的『農頭工尾』產業集群;以安瑞佳、金源侖、信維源等企業為代表的『油頭化尾』產業集群。形成『冰花』味精、『龍王』豆奶兩個國家名牌產品,『龍蛙』大米中國馳名商標。玉米加工量72億斤,居全省第一。轉型昇級『老字號』。綏化市利用多年形成的產業基礎,加快產業鏈縱向關聯與橫向融合發展,鏈式和模塊化交叉發展。安達安瑞佳集團由原來一家物流運輸企業,發展成為集化工生產、經貿物流、新材料研發生產於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建成了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最大的C4生產加工基地、芳構化生產基地和危貨物流運輸基地。青岡龍鳳玉米由一家淀粉生產企業,經過多年昇級發展,開發了玉米胚芽油、葡萄糖酸鈉、液態葡萄糖等產品,深加工轉化能力和產品附加值顯著增強。培育壯大『新字號』。綏化市著力打造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把自然風光文物古跡等旅游文化開發、社會化養老服務產業、休閑養生保健和商貿物流作為招商引資的一個重要內容,發展的著力點。引進了北京保利集團投資20億元的寶山鎮醫養結合項目、綏棱中國國際能源投資36億元的旅游綜合開發項目、明水浙農發集團投資12億元的『產加儲運貿』全產業鏈項目。構建『互聯網+』平臺,讓大眾食品、小眾食品通過互聯網走進百姓家,目前,全市電子商務企業突破1萬家,10個縣市區均建立電商創業園或綜合服務平臺。阿裡、京東、郵樂網等知名電商企業入駐建立縣級館;網庫、一畝田等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在綏化市設立了村級服務站及體驗店300多個。
堅持創新昇級增動力

8月9日,青岡賽美有機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對成品南瓜籽仁進行小包裝作業。
綏化市把創新驅動作為火車頭,把產業鏈的延伸、價值鏈的提昇、供應鏈的完善和文化鏈的補充作為動車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推動大創新、大創業,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厚植新優勢。加快平臺建設。完善軟硬件設施,引入戰略投資者,構建創新創業合作平臺。這個市與新華網創客大學合作,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電商創業創新孵化平臺。采取線上教學和現場指導相結合,與綏化學院、技師學院、五聯校打造『1+3』創客空間及平臺,3年內預期培養1萬名創客人纔,孵化100家成功的創客企業。與贏家偉業創業孵化器建立合作關系,在綏化設立分支機構,為創業者構建創新、智能、生態的創業環境,幫助初創企業健康發展,提高創業成功率。全市已建成安達、明水2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蘭西縣科技企業孵化器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市本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正在建設中。促進科技創新。這個市大力推進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全市新建科技型企業60戶,正在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28戶,新上市企業1戶。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計劃,瞄准國家鼓勵發展的新興戰略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堅持傳統與創新並重,圍繞農產品加工、石油化工、機械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加快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步伐。激發人纔活力。綏化加強產學研聯合,鼓勵引導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點對點、點對面的產學研合作,幫助26戶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借助哈爾濱、大慶等地人纔密集的優勢,采取顧問、星期天工程師、實習實驗基地、博士後工作站等形式,柔性引進高端高層人纔515人次,完成科研技術合作89個,解決實際問題382個。
完善載體功能強保障
綏化市始終堅持大園區、大產業、大平臺的理念,以加快園區建設為抓手,不斷優化產業發展定位,著力提昇產業集聚能力。科學規劃引領。堅持園區規劃與城市建設規劃相協調,促進產業功能、城市功能、生態功能相互融合。把產業園區打造成為以工業板塊為主的新城區,產業發展的核心區,新型工業化的先導區,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的示范區,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的創新試驗區。目前,全市基礎設施累計投入82.5億元,11個重點產業園區規劃面積346.44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102.2平方公裡。建成1個國家級、6個省級開發區,入駐企業1086戶,產值達到580億元。推進產業集聚。這個市圍繞專業化、集約化、基地化、特色化,深入推動優勢要素向優勢園區集中,集群化發展,提高產業集聚規模效應。目前,全市10個產業園區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肇東重點打造綠色食品產業園區,入駐企業131戶,其中綠色食品企業75戶,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省級先進經濟開發區安達市重點發展高新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區,入駐企業119戶,其中化工企業33戶,成功晉昇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完善承載服務。綏化市全面推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從立項、環評、建設、金融、安全等方面給予企業全方位的服務。
優化發展環境聚優勢
綏化市從優化環境入手,努力破解制約發展難題,打造產業項目集中集聚的『窪地』。優化政務環境。切實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加強監管,提高工作效率,建立『親』『清』的政商關系。推廣『告知承諾制』經驗,出臺了《綏化市行政審批告知承諾暫行辦法》,行政部門一次性告知,辦事人和辦事單位遵守承諾,提高了證照審批效率。實行『駐企秘書』制度,選擇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開展試點,選派299名優秀乾部擔任『駐企秘書』,全力為企業提供快捷、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優化金融環境。積極活化金融、創新金融,推進大資源與大資本有機結合,有效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以定期對接、專場對接等形式加強銀企對接,市裡每月組織一次銀企對接會。組建了寒地黑土品牌農業發展基金、城市發展基金、『雙創』發展基金三支產業基金。優化法治環境。綏化市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法治手段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創建優良經濟生態和社會生態。嚴厲打擊擾亂經濟社會發展的違法犯罪活動,重點查處影響發展環境的人和事,對乾擾和破壞發展環境問題開展常態化治理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