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8日訊(記者 侯巍)16-17日,黑河市舉辦百萬畝大豆增產增效技術模式示范觀摩會。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農業部種子管理局、中國大豆產業協會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出席,與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大豆產業鏈企業、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機構等單位的近二百餘名代表們參觀考察了黑河市高產大豆種植情況。

大豆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專家們先後參觀考察了北安市趙光鎮北河村大豆高產攻關示范方、北安市城郊鄉建民村大豆高產攻關示范方、黑河市(愛輝區)萬畝大豆高產攻關示范方、黑河院士工作站愛輝試驗站大豆品種展示區、愛輝區林豐萬畝大豆高產攻關示范方,愛輝區坤河鄉紅旗村及愛輝區林豐現代農機合作社。專家們一致評定,黑河市大豆長勢良好,豐收在望,畝產在200公斤以上,全國最大的優質大豆生產主產區在黑河。

飛機航化作業。
黑河大豆種植歷史悠久,是我國著名的豆麥優勢主產區和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初步統計,2017年全市大豆播種面積1360萬畝,產量預計可達160萬噸以上。
黑河發展大豆產業前景廣闊。大豆生產所需的整地、起壟、播種、中耕、噴藥、收獲機械基本配套齊全,田間機械化水平達到99%以上。黑河大豆連片種植、規模化經營條件具備,可大批量、均質供應優質大豆,使得全市平均產量高於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

專家學者參觀考察愛輝區西崗子鎮坤站村大豆高產攻關示范田。
成熟的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模式。經過科技人員多年實踐,引進、改良形成適應黑河市各生態類型區域大豆高產綜合栽培模式,主要有小壟密植、大壟密植、壟三栽培等配套增產技術模式。2016年,小壟密植模式面積550萬畝、大壟密植模式面積200萬畝、壟三栽培面積200萬畝以上。推廣這些技術模式均創造出了畝產200公斤以上產量水平,大豆單產提昇潛力巨大。據統計,2016年應用大豆栽培新技術共增產大豆5000萬公斤,農民增收1.9億元以上。

專家考察大豆種植情況。
培育推廣了高蛋白、高油等專用功能性優質良種。
近年來育成適應不同生態區劃的品種達100多個,高蛋白主栽品種有黑河43、黑河45、黑河49、黑河36號、金源55號、華疆3號、北豐14、北豐16、墾鑒豆4號等,蛋白含量在40%以上;高油主栽品種有黑河40、黑河42、北豆14、北豆42、克山1號、北豐17、華疆4號等,脂肪含量在21%以上;還有東富1號無腥味、中富1號高油酸等專用大豆品種,有力支橕全市大豆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