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3日訊 在肇東市西八裡鎮省級濕地保護區,生活著東方白鶴、白鷺、鴛鴦等100多種鳥類,仿古建築、小橋流水,久違了的雞鳴犬吠,采摘園裡花果飄香,令人流連忘返。『八裡湖濕地屬內陸濕地,是松花江流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控制污染、調解徑流和區域性氣候的重要作用』。濕地負責人胡相成告訴記者,通過合理利用濕地資源,八裡湖走出了一條濕地觀光與生態農業相輔相成的發展之路,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為肇東沿江旅游文化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圖為游客在千鶴島濕地公園游覽。
年初以來,肇東市瞄准毗鄰哈爾濱區位優勢,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圍繞68公裡松花江沿岸旅游資源,做活『水』文章,以千鶴島、大明水、八裡湖等濕地湖泊為依托,打造生態觀光旅游;以月亮島為依托,打造沙雕世界、戲沙樂園;以螞蟻河為依托,打造親水樂水,休閑旅游。
由省水務廳牽頭,總投資3億元修建的堤頂路,實現了與哈爾濱堤頂路無縫對接,從哈爾濱市政府到肇東東發辦事處境內全程僅需15分鍾車程,到核心景區月亮島僅需30分鍾車程,既盤活了沿江文化旅游資源,又使肇東與哈爾濱『一路相連』。以『有水必有柳,插柳必插足』為原則,在68公裡松花江沿岸插柳600萬株,種植波斯菊、黑心菊、翠菊等花卉,在月亮島種植米蔬瓜果、豆菜花草等100多個品種,既實現了沿江景區綠化美化,又營造出『稻谷飄香,波光粼粼、花紅柳綠』的田園畫境。以厚重的千年歷史為主線,肇東串起百裡松花江沿岸文明,通過開發千鶴島、八裡湖、大似海等十大湖泊,開展冬捕文化活動,建設沿江十大專業文化旅游村屯,讓百裡松花江在肇東煥發新活力,促進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如今,作為松花江古河道的千鶴島濕地公園集濕地保護、生態旅游、生態環境教育科研、野生漁業養殖、現代農業種植,休閑娛樂、農業觀光等功能為一體,已投入1億多元,先後進行濕地恢復、巡護路、造林綠化等建設,景區內水上樂園、原生態野釣休閑區、蘆葦迷宮等10餘處旅游景點,成為游客們青睞的休閑勝地,年接待游客10餘萬人次。與太陽島遙相呼應的月亮島景區投資3000萬元『美潤』景區,重點圍繞『沙』、『釣』、『吃』、『賞』,以觀賞和采摘為主題進行規劃建設,采摘區種植130多種農作物,是集吃住玩、觀賞采摘和沙文化為一體的多功能旅游景區。位於松花江主河道旁的螞蟻河濕地公園已投資1000萬元,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放在突出位置來抓,成為太陽島和月亮島之間、以休閑美食為主題的一個重要景區,其中獨具匠心的六眼轉鍋特色餐飲已『窗外吹喇叭,名聲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