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3日訊 日前,中國滿族剪紙開館儀式暨傅作仁從事剪紙藝術70周年研討會在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海倫隆重舉行。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海倫剪紙源遠流長,已經走過了百餘年的光輝歷程,是風格鮮明並享譽神州的民間藝術瑰寶,更是中國黑土硒都海倫的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

與會人員欣賞中國四大古典名著18米剪紙長卷。
1993年,海倫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2007年,海倫剪紙被省政府列為『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海倫剪紙在事業傳承上,藝人梯次湧現,精品層出不窮,剪紙藝術還作為校本教材走進了課程和課堂。在產業發展上,已經有14家實力企業勇闖市場,叫響了品牌,實現了由原來的小作坊發展到小企業、由原來的贈品轉化為商品、由原來的就地出售到走向全國三個轉變。在品牌保護上,2011年,海倫市將『海倫剪紙』注冊為證明商標;2013年,市工藝美術協會又組建了海倫市剪紙研發中心,為海倫剪紙產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在創作設計上,為了適應市場需求,體現地域特色,先後研發出冰雪風光、花鳥魚蟲、名勝古跡、福祿禱禧、歷史人物、十二生肖、滿族婚俗、鄂倫春婚俗、廉政文化等系列剪紙作品,進一步豐富了剪紙創作內容。
走進中國滿族剪紙藝術館,從古朴凝重到靈動婉約,從題材單一到花樣繁多,126幅名家的代表作品、23個板塊,讓人們領略到了海倫剪紙的百年歷史和發展變化。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主任張樹賢告訴記者,海倫剪紙是厚植於寒地黑土之上而絢爛綻放的民間藝術奇葩,以其包容而開放的地方個性傲立於華夏藝苑。海倫剪紙分傳統剪紙、滿族剪紙和現代剪紙三大譜系,它們縱橫交織、相生相長、共同發展,歷經百餘年,形成了寫實、典雅、情趣、圖案、古典、怪誕等六大風格。
作為海倫滿族剪紙的開創者和領軍者,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傅作仁先生自幼學習傅氏滿族剪紙,至今已走過了70年不平凡的藝術道路,其作品多次獲獎,並作為國禮贈送外賓、被國家級展館收藏,其理論也被錄入多部典籍。為進一步明確海倫剪紙在中國剪紙藝術界的地位,加強收藏整合、保護傳承、創作交流和宣傳展示,海倫市以傅作仁先生從藝70周年為契機,攜手黑、吉、遼三省工藝美術協會,邀請國內各派剪紙名家和工藝美術界大師主辦了此次活動,並召開了傅作仁先生從藝70周年藝術研討會。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要環節,首屆中國『龍江杯』剪紙大賽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90幅剪紙參賽作品。經過專家評委認真、公正的評選,共評選出金獎4名,銀獎6名,銅獎10名。活動期間,與會人員來到海倫市逸夫小學,參觀了學校師生剪紙社團的創作現場和師生作品。一把普通的刻刀、幾張普通的薄紙,在這些孩子們的手中,變幻出線條纖細,富有節奏的藝術形象,海倫剪紙藝術在他們身上得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