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核心價值觀為龍江精神凝魂固本
我省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活動綜述
黑龍江日報8月23日訊 德耀黑土地,塑魂黑龍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始終高度重視、精心謀劃、周密部署,突出全媒體宣傳、全方位融入、全覆蓋普及,著力在結合貫穿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全省上下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良好風尚,為龍江全面振興發展注入新的能量,凝聚起龍江人價值觀領域的最大公約數。
春風化雨
強化宣傳普及,從『展出來』到『傳開來』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村屯、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家庭……近年來,全省廣泛開展以『引領風尚·鑄魂龍江』為主題的核心價值觀『六進』活動,各地積極采取宣傳展示、專題講座、座談交流等形式,增進了人們加深對24字的理解認知。
『天藍了,水清了,草綠了,我家旁邊工地的圍擋都畫上福娃了。』哈爾濱居民老李高興地說。這幾年,我省一直大力推進『講文明樹新風』、『圖說我們的價值觀』公益廣告宣傳,百餘家省內媒體積極參與,在廣場公園、沿街商鋪、建築工地、居民社區等設立宣傳牌、廣告牌和道德守禮提示牌50餘萬塊,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阿城版畫『中國夢講文明樹新風』系列作品,在每年舉辦一次的全省公益廣告大賽中脫穎而出,並被納入全國通稿庫,湧現出一批有內涵、有龍江特色的公益廣告優秀作品。
上下齊行動,『引領風尚·鑄魂冰城』、『引領風尚·鑄魂鶴崗』、『引領風尚·鑄魂綏化』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大慶全民唱響幸福謠、牡丹江六項引領、雞西『五心』引領、大慶油田『石油魂』宣講活動等一批鮮活載體,有效推動核心價值觀宣傳普及入腦入心。
潤物無聲
強化融入貫穿,從『單一式』到『全覆蓋』
近年來,各地始終把核心價值觀建設融入貫穿到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全過程,結合實際和行業特點豐富內容、創新載體,把核心價值觀建設融入到社會治理、行業管理和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之中。
注重發揮文明城市創建的龍頭作用,統籌城鄉發展,貫徹落實《文明城市創建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打造都市文明圈和六條文明帶,哈爾濱、牡丹江、大慶、伊春、綏芬河實現了主城區核心價值觀宣傳設置全覆蓋,截至目前,10個市縣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和提名城市,25個縣(市、區)榮獲省級文明城市。
注重突出『三個美起來』目標,落實《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任務,充分運用農村基層各類宣傳載體和文化陣地,加大宣傳力度,推進核心價值觀融入農村百姓生活,組織編寫村規村訓、傳唱村歌村風,通過鄉規民約向社會傳導正確價值取向。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水平持續提昇。2016年8月,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在我省召開,開創了我省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作30多年的歷史。鄉村道路乾淨了、村落院壩整潔了、村民素質提高了、人居環境變好了。
『現在很多外地來的游客都願意來方正的鄉村玩玩、轉轉,在村裡拍美景、拍合影,作為方正人,我們心裡很得勁兒。』方正縣村民王志發深有感受地說。
注重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育人網絡作用,突出立德樹人,抓住『清明』、『七一』、『十一』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網上祭英烈』『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等活動,700多萬中小學生參與。舉辦明德守禮『六個一』主題實踐活動,年平均200萬中小學生參與活動,形成了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
注重用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引領文明新風,進一步推動公益活動深入開展,以志願服務構建和諧家園,大力推進核心價值觀建設。截至目前,全省注冊志願者314.7萬,佔全省建成區人口的29.37%,文明和諧、奉獻友愛蔚然成風。
注重用優良家風促進黨風政風民風,廣泛開展『傳立家風家訓凝聚道德力量』主題教育活動,征集1萬餘條好家風好家訓,編印《傳承家風》一書。抓住領導乾部這個『關鍵少數』,以全國文明家庭代表為成員,組建文明家庭巡講事跡報告團,樹立乾部尤其是領導乾部的家庭觀、親情觀,以淳朴家風涵養清朗的黨風政風社風。
注重提昇服務行業、窗口單位的服務效能,深入開展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上網等活動,提高市民的獲得感滿意度。廣泛開展『創暖心服務樹滿意品牌』主題實踐活動,不斷優化龍江振興發展的環境,湧現出全國文明單位152個。
榜樣引領
強化典型示范,用『身邊事』帶動『身邊人』
近年來,各地大力學習宣傳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人物,評選表彰道德模范,營造崇尚道德模范和好人的濃厚氛圍,建立健全發揮先進模范作用的長效機制,激發人們的思想認同、情感共鳴和效訪意願,引導人們從小事做起,常為義善之舉、常做有益之事。
組織開展第四、五、六屆省級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評選出242名全省道德模范,評選出1555名『龍江好人』、125人榮登『中國好人榜』,推出張麗莉、高鐵成、盛春德、由艷麗4名全國道德模范,承辦了全國道德模范故事匯赴基層巡演活動、中國好人榜2016年8月入選名單發布儀式活動,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7個姓氏一個家,95歲老人的大愛人生——「中國好人」彭雲松老人的故事太感人了』,一位伊春網民在網上留言。2016年,我省發揮網絡媒體優勢,會同省委組織部、省民政廳等部門,開展『講好核心價值觀系列故事』活動,聯合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等七網同步推出『時代好鄉賢故事』『好家庭故事』『好人故事』『誠信企業故事』『文藝名家講故事』『文明辦主任講故事』等6個系列近90個好故事,50多家網站轉載,900多萬網民點擊瀏覽。網民聚焦身邊感動、點贊凡人善舉,弘揚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
廣泛開展『道德模范在身邊』系列學習宣傳活動,在《黑龍江日報》、東北網開設『黑土之星·德耀中華』專版專欄,編輯出版《圖說道德模范》口袋書,建立網上『好人展館』,創作《超越血緣的母愛》等一批微電影,道德模范先進事跡飛入尋常百姓家,使核心價值看得見、摸得著、離得近。建立健全《黑龍江省道德模范禮遇幫扶辦法》,累計投入43.6萬元幫扶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樹立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的價值取向。
成風化人
強化實踐養成,由『要我做』轉為『我要做』
大力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組織開展『德禮滿龍江』『家在龍江·踐行五好』文明禮儀普及和文明習慣養成活動,開展『禮讓斑馬線』『有序排隊』『不隨手拋物』等實踐活動。常態普及文明禮儀,引導人們有禮有序。
倡導文明旅游,發揮文明旅游部門聯席會議作用,印發《黑龍江省提昇公民旅游素質實施意見》,每年組織『最美游客』『最美導游』評選活動,2016年推選出100名『文明游客』、20名『文明旅游公益大使』,帶動人們自覺文明旅游。
紮實推進網絡文明建設,實施網德工程,全省近萬名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在網絡中營造清朗的網上環境。深入開展『誠信共同堅守行動』培育踐行誠信規范。廣泛開展『帶上文明去旅行』、『向不文明行為宣戰』、『文明交通引導』、『文明觀賽』等活動成為日常生活的『文明插件』,文明風尚大力弘揚。
各地『德禮滿冰城』、『德禮滿鶴城』、『德潤佳木斯』、『德潤雞西』、『德潤興安·美在大嶺』等活動廣泛開展,全省共開展各類道德禮儀知識講座500多場次,受眾達10多萬人。湧現出『十隊進社區』『鄰裡守望暖心龍江』『十萬高校志願者進社區』等一批品牌志願服務活動,齊齊哈爾『千裡行醫送溫暖情系農村留守老人』,大興安嶺『志願服務+扶貧』等一批優秀志願服務項目。
放眼龍江,一個個紮根基層、豐富多彩的核心價值觀實踐活動,贏得了廣大基層群眾的贊許和參與,呈現出勃勃生機,引導人們自覺踐行,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