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哈爾濱市安監系統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為引領,以『六化一體系』建設為工作主線,著力夯實基礎,強化監管執法,有力確保了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壯大安全監管隊伍。呼蘭區委、區政府將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收費辦公室10名編制及40名人員全部調整到呼蘭區安監局執法監察大隊。調整後呼蘭區安全生產執法監察大隊編制增至24名,人員54人,經費由財政全額補助;雙城區委、區政府為雙城區安監局增配副局長1名、事業編10個,並批復6名僱員,雙城區安監局總人數達到30人;尚志市委、市政府為尚志市安監局增配副局長1名、全額撥款事業編制6名;香坊區委、區政府為香坊區安監局選調4名工作人員(長期借調),增加事業編制1個,公開招錄專業人纔5名(事業編3名、政府僱員2名);通河縣委、縣政府為通河縣安監局執法監察大隊增加5個事業編制,有效強化了安全生產監管力量。
強化經費裝備保障。雙城區足額保障區安監局執法辦公經費,為區安監局新配備執法用車2臺帕薩特,新增辦公面積100平方米,今年實際撥付經費超過100萬元。松北區撥付200萬元,對於安裝安全風險隱患防控系統軟件並建立完成雙重預防機制體系的企業,將按照配比50%資金的方式對企業進行補助,促進企業建立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系統。通河縣政府投入8萬元建設煙花爆竹臨時存放倉庫,解決了打非收繳煙花爆竹產品安全存放問題。
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尚志市調整市安委會組織機構,主任由市委書記和市長共同擔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主管安全生產工作,副市長兼公安局長協助抓安全生產工作,副主任由其他市委常委、市政府各位副市長、法檢兩長等8名領導擔任副主任。木蘭縣縣委書記和縣長共同任安委會主任,增列組織部長、政法委書記和法檢兩長為安委會副主任,增強安委會的領導力量。
創新安全監管機制。平房區委、區政府印發《開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試點工作方案》,從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體制、健全落實黨委政府部門監管責任、健全監管執法保障體系、改進隱患排查治理監管手段、完善事故調查處理機制、落實企業主體責任、購買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貫徹落實意見。道外區安監局充實一線力量,重新調整人員,成立了三個執法監察大隊,分管原太平區城區、原道外區城區及四鎮的綜合執法工作,由原來的專項執法轉變為片區管理的綜合執法,實現了『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的『一體化監管、一體化執法』;按照企業屬地、性質和規模等對企業基本信息進行梳理,建立臺賬、劃分事權,做到了底數准、情況明、責任清。依蘭縣建立行政執法、技術抽檢、專家會診、第三方服務『四位一體』監管機制,扶持組建依蘭縣注冊安全工程師事務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補齊安全監管技術短板。
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方正縣安監局以『七自七看』為主題,推動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年活動,督促企業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道外區安監局將企業主體責任歸納為『十項制度、一個能力』,編寫《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法定內容》讀本,舉辦專題講座6場。
加大安全生產執法力度。道外區安監局以危險化學品為重點,查處違法案件12起,收繳各類危化品近2萬件,累計罰款108.5萬元。賓縣安監局突出重點行業領域執法檢查,檢查涉氨制冷、粉塵涉爆等重點企業410家次,排查隱患960項,責令停產整頓3家。木蘭縣安監局開展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及職業健康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檢查企業42家,現場處罰25家,處罰率59.5%。
推進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松北區安監局以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第三發電廠為試點,指導企業制定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排查標准、開展安全生產風險和事故隱患等級評定、建立了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清單,與哈三發電廠同步定制研發安全風險隱患防控軟件,實現了企業與政府系統之間的無縫隙對接,全區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初步建成。
精准服務重點建設項目。呼蘭區安監局針對波塞冬海洋世界市政供排水不達標、特種設備未登記、特種作業人員未辦理特種設備作業證等問題,及時向區政府進行專題匯報,區政府協調下,解決了遇到的問題,確保了波塞冬海洋世界一期工程安全投入運營。平房區安監局為哈爾濱科佳通用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協調用地事宜,現已進入審批程序。
加強安全生產社會宣傳。香坊區安監局投入5萬元,聘請專家開展安全生產大講堂,深入企業宣講《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巴彥縣安監局在電視臺開設《法制與安全》欄目,同時在『黃金時段』播放安全生產的公益廣告或安全生產提示、警示字幕等。延壽縣安監局在安全生產月期間,組織舉辦了『安全祥雲輝映延壽』主題晚會。
通過全市安監系統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同比減少131起,下降40%;事故死亡人數同比減少49人,下降30%;巴彥縣實現零生產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