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媒體人的藝術世界同樣很精彩之仲偉迅:金石寫春秋
2017-08-24 08:58:3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陸少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24日訊 十多年前,跟仲偉迅是同事。在報社的平臺裡,我們的座位都是靠窗把頭,隔一個過道。每天仲偉迅作為美編負責報紙版面的美化,經他勾勒的版面優美大氣,怎麼看怎麼舒服。不管是哪個版的編輯把版樣交給偉迅就可以放心忙其他,修改意見為零。現在偉迅已是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生活報社視覺總監。

  偉迅2001年到報社工作,那個時候的偉迅剛剛而立之年,濃眉大眼,臉上總有一種羞赧的神色,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踏實、誠實。三年後,仲偉迅的名字一飛衝天,他的篆刻震驚國內書畫界。

  在報社值夜班的時候,偉迅也很沈靜,話不多,桌面上總堆放著各種篆刻書籍。其實,那時,很多人不知道偉迅已在篆刻界大名鼎鼎。那時的他也頗具傳奇色彩,2004年,一個東北的小伙子一舉戰勝許多著名的國內篆刻高手,獲得全國首屆青年書法篆刻展優秀獎(最高獎),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西泠印社第五屆篆刻展優秀獎、全國第二屆電視書法大賽銅獎、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三等獎、全國第六屆篆刻展一等獎、中國第三屆書法蘭亭獎二等獎……成為名副其實的獲獎專業戶。我省一位書法家說,每次的書法篆刻展,他就想看仲偉迅又會捧出怎樣的驚喜,他的篆刻又達到了怎樣的境界。

  小小一方石,裡面深蘊謀篇布局,輕重緩急,朗朗乾坤,雕刻時光。這石頭附著了靈魂,有了溫度。有時候,看著偉迅雕刻出的石頭,好像在說話,以濃重的金石口音,偉迅給那些與他相遇的大大小小的石頭賦予了生命!

  任何藝術品之所以能夠完美呈現給讀者,都需要藝術品創造者的天生靈性、嫻熟技巧,都需要深厚的綜合文化修養和悲憫的人文情懷。沒有靈性的藝術就是沒有生命的藝術,中國篆刻是最有特色的中國藝術,也是中國傳統藝術中最能展現中國文人精神和情懷的藝術,以刀代筆,朱白相間,豐富的線條變化、蘊藉的空間情致,都展現了創作者鮮活的生命和無盡的人生寄予。偉迅是有靈性的藝術家,作為媒體人,他常常以最慈憫的心關注社會、關注民生,進而轉化為一種社會責任感。他同樣用這顆柔軟的心施以藝術,『囊括萬殊,裁成一相』,將人文情懷轉變為篆刻語言,每一方作品,都能讓我們體會到一份飽含大愛的赤子情懷。

  偉迅的篆刻,走過了執著沈迷於傳統傳習的時期,更多向自然向社會尋求藝術形式的新內涵。在偉迅看來,篆刻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印章,而是在方寸之間騰挪的具有現代構成意義的中國傳統藝術。偉迅12歲入門,雕刻時光35年,刻石頭常常通宵達旦,廢寢忘食。偉迅現在有了很多『頭銜』,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政協書畫院研究員,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篆刻委員會副秘書長,哈爾濱市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副主任……藝無止境,路無止境,偉迅依然忙在路上。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黑龍江文化產業展

【專題】第十二屆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