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4日訊(記者 安澤)24日,第十二屆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啟幕。位於B館的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展區,以『古拙氣韻字成一派』為主題,觸摸傳統文化脈絡,將古典與時尚融合,設立『字成一派』產品銷售區、記者藝術家產品銷售區、龍江最牛群主展示報名區等八大藝術展區。在記者藝術家產品銷售區內,仲偉迅、焦健、丁毅、張清雲、王承旺五人的文創產品吸引著參會客商。他們五人都是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的資深記者和編輯,同時也是名聲在外的藝術家。

仲偉訊及其作品。東北網記者 安澤 攝
『篆刻作品』演繹文化T恤衫
仲偉迅,生活報視覺總監。其作品曾多次參加中國文聯、中國書法家協會等單位主辦的專業展覽,曾獲中國第三屆書法蘭亭序二等獎,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三等獎,全國第六屆篆刻展一等獎,全國首屆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獎。書法篆刻作品被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字博物館、中國篆刻藝術館、黑龍江省博物館等收藏。本次活動現場,他帶來了篆刻條幅和印有篆刻作品的文化T恤衫,讓原本普通的T恤立刻有了當代藝術的意味。

焦健及其作品。東北網記者 安澤 攝
『油畫藝術工作室』亮相
焦健,生活報社科教衛新聞部副主任,生活報焦健油畫藝術工作室主任。1992年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油畫作品《穿花尋路》榮獲黑龍江省新聞協會舉辦的2004年全省新聞界新春書畫攝影展二等獎,油畫作品《紫氣紫林》在第五屆中國記者節黑龍江新聞界書畫展中獲優秀獎。繪畫作品、詩歌、散文發表於《黑龍江日報》、《生活報》等報刊雜志。

丁毅及其作品。東北網記者 安澤 攝
『鋼筆彩繪』作品印在瓷盤上
丁毅,生活報社攝影記者。作為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丁毅一直保持著兒時的那種『老房子情節』,摸慣了單反相機的他決定用畫筆去定格身邊的故事。這些年,他先後手繪出了哈爾濱老教堂系列、道外區北三道街系列,以及哈三中、亞細亞電影院、車輛廠文化宮等眾多作品。本次活動現場,丁毅將自己創作的老建築、老教堂、北方美食等題材的鋼筆彩繪作品印在了瓷盤上,同時還設計制作了多款書簽和明信片。

張清雲及其作品。東北網記者 安澤 攝
記者創辦『鋦瓷坊』表演絕活兒
張清雲,生活報社攝影記者。2013年開始,利用業餘時間撿起兒時爺爺鋦瓷時的記憶,經過5年多時間的反復研究和實踐,掌握了鋦瓷、鏨刻、鑲嵌、包壺口、包壺把和玉器維修等技術,創辦了『清雲鋦瓷坊』。本次活動現場,他為觀眾表演焗瓷絕活兒。

王承旺及其作品。東北網記者 安澤 攝
記者作品集簽售:自駕探訪56個民族
王承旺,黑龍江晨報攝影記者。從2001年開始拍攝56個民族。先後5次駕駛汽車、摩托車,到56個民族主要居住地拍攝,累計行駛超過20萬公裡,比較完整的記錄了10多年來56個民族生活的變遷,是中國唯一多次到過56個民族主體民族居住地采訪的新聞記者。他的作品集《和諧中華大家庭——一個媒體記者鏡頭下的56個民族》將在本次展會現場簽售,並現場舉辦講座,與讀者分享自駕探訪56個民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