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5日訊 5月份,哈爾濱市(含區縣)共新設立私營企業2938戶,同比增長18.23%;6月份新設立私營企業2834戶,同比增長11.93%;7月份新設立私營企業3115戶,同比增長27.51%。來自哈爾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這組數據成為哈爾濱市用清單規范政府權力、激發市場活力的生動寫照:數月來,個人獨資、合伙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各種類型私營企業紛紛誕生。
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獲悉,5月1日,《哈爾濱市市場准入負面清單草案(試點版)》和《哈爾濱市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正式對外公布實施。該《草案(試點版)》包括禁止類17個行業93種情況744項,限制類22個行業225種情況842項;《哈爾濱市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包括禁止類12個行業36項,限制類涉及14個行業65項。清單的實施標志著哈爾濱市成為全省第一個實行負面清單制度城市。此舉是哈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裡程碑,開啟市場准入的新紀元。
據介紹,哈爾濱在市、區縣(市)同步推進此項改革。《草案(試點版)》包含商事登記、外商投資、固定資產投資類和其他行為等四類行政審批服務內容。群眾可登錄哈爾濱市行政審批網,點擊負面清單板塊進入,通過『國民經濟的行業類別』、『關鍵詞』、『項目屬性』等多種方式查詢檢索,可獲取『一次性告知單』和相應的審批流程信息,此舉極大地方便了投資者。
負面清單只是哈爾濱市規范權力的方法之一。記者從哈爾濱市編辦獲悉,近年來,哈爾濱市通過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收費目錄清單,進一步明確了政府部門職責權限,規范了政府權力,簡化了工作流程。哈爾濱統一規范權責清單。組織市政府部門對2015年已經對外公布的權力清單,參照省直部門確定的四級權力清單目錄進行統一規范,進一步理順市和區的權責界面。2016年7月底形成市級權力清單3949項,並按規定時限錄入『黑龍江省行政權力管理平臺』。統一規范後的縣(市)級政府行政權力清單在2750項左右,區級政府行政權力清單1800項左右。同時建立政府責任清單,將部門每項行政權力對應落實責任,設定追責情形,實現權力與責任深度融合。
哈爾濱還建立收費目錄清單制度。依據國家、省相關文件,逐項梳理哈爾濱市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以下簡稱『收費基金』)項目、標准等,編制並公布《哈爾濱市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標准目錄》《哈爾濱市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哈爾濱市政府性基金項目目錄》,並在門戶網站公示。哈爾濱提出,凡未列入上述目錄或目錄所列文件依據中未規定的收費基金項目、標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可拒絕繳納。哈爾濱還對調整或取消的收費基金項目,通過門戶網站動態更新,實行常態化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