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5日訊 24日,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展館內人流如織,第十二屆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如約而至。雕刻精致的巴基斯坦手工木制花瓶等日用品、印有繪畫作品的各類創意生活產品、繽紛多彩的工藝美術品、猛?象化石、動漫衍生品、各色樂器、舞蹈雜技等精彩演出……琳琅滿目的文化展品、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讓參展客商目不暇接。

文博會上,大慶展位進行蒙古族舞蹈表演,藝術家們身著民族盛裝,載歌載舞,成為展會上一道美麗的風景。
打開國際文化展示交流的一扇窗
走進A館國際工藝美術館,不僅可以品鑒書畫古玩、寶玉木藝、紫砂妙瓷,還可從來自巴基斯坦、泰國、緬甸、非洲等地的精致藝術品中感受濃郁的異域文化。『龍江文博會』不僅是文化藝術產品展覽、交易的平臺,更為國內外參展客商進行文化交流打開了一扇窗。巴基斯坦參展商艾山第二次帶著他的巴基斯坦木制工藝品來到『文博會』,『這個展會非常棒』,艾山告訴記者,巴基斯坦的木制手工藝品在展會上很受歡迎,希望每年都能來參展。
B館的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展區內,有出自記者藝術家之手的篆刻條幅、油畫、雕塑;還有記者藝術家們開發的文創產品:印有篆刻作品的文化衫和印有鋼筆彩繪作品的明信片、瓷盤等等;展區內擺放著古老的鑄字機、印刷機和裁紙機,旁邊是用鉛字塊設計制作而成的文創產品,著名書畫家來到現場揮毫潑墨。傳統與時尚創意結合,讓過往的國內外客商頻頻點贊。
烏克蘭參展商凱茲(KAZ音譯)一行被本報記者藝術家的作品所吸引。他對王承旺行攝56個民族的照片很感興趣,經過一番交流,凱茲激動地說,一個人花費十餘年的時間去拍攝這些照片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王承旺還把他現場簽售的作品集《和諧中華大家庭——一個媒體記者鏡頭下的56個民族》送給凱茲,並在凱茲的要求下為他簽上名字和贈語。『匠人』張清雲的鋦瓷技藝也令凱茲產生興趣,好奇這門手藝是怎樣讓破碎的茶壺和瓷器重新煥發光彩的,在張清雲的指導下,他動手嘗試使用『陀螺鑽』。由於許多觀展的人都對鋦瓷技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張清雲許諾說,他願意現場為市民免費修補破碎瓷器。
締造音樂產業與『體育+』大平臺
B館龍江文化精品館及國際書畫藝術館,極具地域文化氣息。不僅有剪紙、黑陶、魚皮畫、樺樹皮畫、猛?化石及『國油版雕』等展品,還有俄羅斯畫家現場作畫。黑龍江省演藝集團展區內,省歌舞劇院民樂團演奏的樂曲《喜洋洋》拉開了演出序幕,接下來獨唱、相聲、魔術、雜技等紛紛登場,藝術家們的精彩演出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展會上充滿節奏感的爵士樂將很多觀眾吸引到C館,本屆文博會的一大亮點『2017首屆哈爾濱國際音樂文化博覽會』首秀頗為吸睛。規劃展覽面積6000平方米,展位300個,燈光音響、民樂、西洋樂、音樂教育機構等紛紛亮相,展、演、學、看、購、賽內容豐富,締造一個專業音樂產業大平臺。參加本屆音樂文化博覽會的參展商楊寶玉告訴記者,此次音樂文化博覽會是促進地區音樂產業發展的一座橋梁,它為廣大樂器企業提供了一個對接黑龍江甚至東北三省的一個很好的平臺,有助於區域音樂文化、音樂教育事業等的全面發展,他還計劃在音樂文化博覽會上做音樂大師課,同時也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的樂器廠家來共同參與。
C館的『體育+』博覽會有體育項目展示、冰雪器材體驗、VR實景體驗、體育賽事活動,在展示滑雪、雪地球等體育項目的同時,也為促成體育相關企業的合作、洽談、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
讓專業藝術家的書畫作品回歸生活
伴隨著文博會的提檔昇級,我省專業藝術機構及專業畫家也紛紛來到展會推介高水准的藝術作品。由黑龍江省畫院主辦的《今日有約·2017張翔得繪畫作品展暨五人行水彩寫生聯展》在文博會B館開幕,110餘幅以描繪黑龍江風光為主的精品畫作,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參觀者。省畫院水彩畫院院長、哈爾濱市美協副主席張翔得介紹說,畫院以往在專業美術館辦展,參觀者往往是業內人士和美術愛好者,這次畫院特意將展覽搬到了文博會上,是為了讓藝術更好地貼近生活、服務大眾。
出席展覽開幕式的省美協副主席、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宮建華回憶說:『二十幾年前,我和省內知名畫家盧禹舜、紀連彬等人,特意去廣州參加了廣東省主辦的文化藝術博覽會,推介本土優秀藝術家的作品。當時的藝博會吸引了大量國內外的客商和收藏家,很多市民也去展會上淘寶,人們買畫的熱情很高,收藏意識很濃。我在展會上認識了苗再新、滿維起、張復興、鍾增亞等名畫家,他們當時已經有了讓藝術品進入市場流通的意識。如今,黑龍江文博會經歷了十幾年的積淀,成為國際化文化產業交易平臺,不但打開了讓本土藝術走向世界的窗口,同時也讓更多的老百姓可以博覽世界文化,提昇審美修養,讓專業藝術家的書畫作品回歸生活,進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