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保護雁窩島原始濕地 創造『美麗休閑鄉村之形』
2017-08-26 12:23:08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傳文 趙亞東 王春穎 莊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26日訊(張傳文 記者 趙亞東 王春穎 莊園) 雁窩島濕地有著『地球之腎』的美譽,是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和原始性的沼澤性濕地。核心區面積119.2平方公裡,容納了從低等到高等植物500餘種,獸科25種,鳥類18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枕鶴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灰鶴、大天鵝、白額雁等。魚類共25種。2002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被列入世界著名濕地名錄,2010年被評為黑龍江省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2012年獲得『全國十大親水美景』稱號。2013年雁窩島旅游景區晉昇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大美雁窩島四季景。滕起飛 攝

  來到雁窩島,走進綠色的蘆葦蕩,猶如融入綠色的海洋。河水清幽,天空碧藍,蘭花,荷花,菱角花,爭奇斗艷,各吐芬芳,構成了一幅無與倫比的絕美畫卷。

  春天大地復蘇,冰凌花第一個吐露芬芳,蘭花、百合花、金針花……競相開放。進入4月,野鴨、大雁等候鳥從南方陸續歸來,數量多、陣容整齊、展翅齊飛,遮天蔽日,引頸長鳴,百裡可聞。

  夏天來臨,遍地黃花,滿河菱角。每年漁汛,撓力河鯉魚打挺,濺起朵朵浪花;寶清河鰱魚擺尾,掀起層層波瀾。這裡夏季氣候宜人,空氣清新,是難得的避暑勝地。當祖國南方炎熱難耐之時,雁窩島卻是百鳥爭啼、涼風習習。

雁窩島風光。

  秋天一到,從完達山飛來的小鳥又開始忙碌起來,銜草的銜草,銜糧的銜糧。大雁也組成了『南下支隊』,准備遠征,它們唱著歌出發了。臨別時仿佛留給鄉親們一句話:『抓緊秋收,明年春天我們再回來』。

  冰封雪飄的冬天,是雁窩島打凍網的好季節。有經驗的漁民一般都在有回水的河灣裡下網,那兒的魚比較集中,最多時一網能打上萬斤。『炮臺』至『英雄湖』河段的『千斤窩子』、『萬斤灣』魚亮子,都是由此而得名的。

  自從保護區建立以來,先後有國際鶴類基金會、日本野鳥協會等國際組織和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等7個國家的近百位國際友人,來此觀光考察,日本國際協會事業團連續5年的環保技術援助項目在此啟動。

  著名的中國經濟學家厲以寧來到雁窩島欣然題詞寫下了:清水盈盈,灣汊繞繞,一望無際三葉草,疑怪白鷺爭相告,年年大雁歸來早。農業部原副部長劉成果揮毫潑墨:暢游雁窩島,滿眼皆碧草。黃花浮湖面,晴空翔百鳥。』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來到雁窩島後感慨地說:『我去過世界許多國家,也到過國內許多地方,像雁窩島濕地保護得這樣好、這樣完整的還是第一次看到!』

  蒼山翠海,東風撲面,遠眺滿眼新綠。八五三這個坐擁青山綠水的農墾小鎮,充滿了勃勃生機。承天賜之秀,集幾代人的夢想與奮斗,八五三農場像一艘鼓滿風帆的航船向著綠色的海洋駛去。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