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第十二屆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述評——文化創意創新推向新高度
2017-08-28 07:39: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畢詩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日,被譽為『龍江文化產業第一展』的黑龍江第十二屆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正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火熱進行。哈爾濱再一次吸引了海內外目光,成為國內外文化產業的『風暴口』。稱其為『風暴口』,不僅意味著這裡有文化產業的展示和交流,更意味著這裡有世界各地文化產業領域深層次的衝擊、碰撞,以及所蘊含的挑戰與機遇,龍江文化產業的巨輪已經悄然啟航。

  提昇新興文化業態科技含量 使文化產品推陳出新

  本屆文博會上的重頭戲,當屬同期戶外廣場舉辦的bo.改裝車H2O風暴電音節。豪華的汽車陣容,魔幻的巨型舞臺,30名來自Dr.Oscar頂級DJ+MC,48小時巔峰音樂享受,國內外美女動感協力,燈光掀起一陣電子音樂工業風暴;另外,首屆黑龍江盲人聲樂節是本屆音樂展的重要亮點。盲人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音樂是他們與這個世界進行對話的重要紐帶,也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希望和意義。在本屆音樂展上,不僅有哈爾濱新口琴社的展出展示,還有百人口琴表演,專業口琴表演團隊裡一百個優秀隊員的共同演奏。當舞臺上燈光齊亮,當清脆悠揚的琴聲齊鳴,所有人都會深深陶醉其中。

  新技術已給文化產品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創新創意,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尤其VR(虛擬現實)設備、AR(增強現實)設備等,不僅尋到了無限商機,更讓觀眾獲得了新鮮的非凡體驗。

  今年黑龍江出版集團展區,著力展示了通過改革創新提昇的創造力和文化生產力,著力實施全媒體融合、多元化發展,為我們提供了AR、VR體驗、加入數字智慧設計的精品圖書。黑龍江出版集團投資的黑龍江新媒體集團開發的『伊瑪堪說唱藝術』APP增強現實體驗的書籍;果戈裡書店沈浸式漫游展示利用Unit y3d引擎在HTC Vive環境下開發,利用手柄來實現虛擬漫游體驗。該集團展位負責人王聰表示,下一步,他們還將打造集在線銷售、文化傳播、數字營銷、技術體驗、在線預訂、線上支付、會員管理一體的書店綜合平臺。另外,該集團還展示了交互式AR臺,制作了中央大街與太陽島兩個景區的全息影像。AR臺是高科技虛擬現實體驗產品。由OPEN-VRP虛擬現實引擎、感知識別模塊、AR模塊、交互體驗系等核心部分組成。AR臺結合時下前沿科技,利用VR、AR、人機交互、三維數字等多種技術手段實現用戶沈浸式體驗,讓人流連忘返……

  黑龍江出版集團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張錦濤表示,本次展會出版集團分為四個板塊進行了展示,今年現場互動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制造的一些電子書籍受到讀者的青睞,之前自己也曾全國各地參加過一些博覽會,每次都有新的收獲,如今科技手段越來越先進,聲光電等科技手段無所不能。

  『科技創新永遠是王道,技術為創新提供了無限可能,有了科技支橕,文化產品纔能不斷推陳出新,纔能真正與時俱進,最大限度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借助『互聯網+』推動文化產業跨界融合發展

  『文化+』『體育+』『旅游+』等與互聯網文化創意息息相關的理念,一個比一個鮮活,『互聯網+』是本屆文博會的一個高頻詞。國家曾就推進文化產業融合發展、促進文化金融合作出臺相關意見,而通過跨界融合所形成的『互聯網+』創新產業模式,經過近年來迅猛的發展,也在本屆文博會迎來集中展示的高潮。漫步在會展中心,眼前所見耳中所聞,幾乎都跟『互聯網+』這個詞有關。

  在本次展會上,廣電網絡電視臺展區,本著『客戶第一,誠信至上』的原則,在本屆展會中將帶來精品油畫展示、企業形象展示、主打節目展示還有主持人進行現場互動。『黑龍江龍之脈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是黑龍江廣播影視傳媒集團的王牌企業。』黑龍江龍之脈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李芝說,該公司是跨界融合發展的典范。目前依靠336米高的龍江著名地標建築將文化旅游產業做得風生水起。該公司目前擁有『AAAAA級旅行社——龍塔國旅、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龍塔景區、中國十大俄式西餐品牌名店——龍塔雲尚西餐廳』三大品牌,在全國120座電視塔中,龍塔綜合實力穩居前三甲,被評為黑龍江省十大文化產業品牌。現已發展成集旅游觀光、高空餐飲、精品會展為一體的多元化產業格局。

  哈爾濱展區位於會展中心B廳,共有60個展位,33個文化企業(單位)參展,展示內容涉及影視傳媒、工藝美術、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等多個領域,參展單位涵蓋國有重點文化企業、民營和企事業文化經營單位及民間優秀手工藝者。在會展中心C館的『體育+』博覽會有體育項目展示、冰雪器材體驗、VR實景體驗、體育賽事活動,在展示滑雪、雪地球等體育項目的同時,也為促成體育相關企業的合作、洽談、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

  目前,文化產業發展中遇到的最嚴峻挑戰是文化和金融的融合,換言之,一切『文化+』的新模式,如果沒有金融的深度融合,終將是水中月、鏡中花。省社科院研究員、當代中俄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宋魁說,文化產業融資難,尤其中小企業融資,這是最大的挑戰。在鼓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方面,我省還需要采取更多行動、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但只要找准方向,可以讓『文化+』衍生更多新模式。

  用現代創意的『新瓶』盛裝傳統的『老酒』

  每年一度的黑龍江文博會,無疑是展示地域文化和傳統工藝的大舞臺。作為歷屆文博會最富有藝術氣息的展館,B館依舊以文化精品和書畫藝術為主,文化創意所致,碰撞出閃亮火花。

  走進位於B館的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展區,一面面巨大的『紅色文字牆』頗具視覺衝擊力,甲骨文、金文、小篆、帛書、隸書、魏碑、唐楷、宋體、仿宋體、鉛字10種字體,生動地為觀者呈現了從古至今,中國文字的演變歷程,吸引著絡繹不絕的參觀者紛紛在牆下合影留念。擺放在展區內的老式鑄字機、老式印刷機、老式裁紙機以及各種字體的鉛字字模等『老物件』,將參觀者拉回了『鉛與火』的過去;而用老『鉛字塊』設計制作的文創產品,則讓這些已經告別時代的『舊物』,忽然又以新鮮時尚的『面孔』重新來到人們面前。這樣別具匠心的創意,引起了國內外參展商的興趣,同時也讓眾多市民和專業藝術家紛紛點贊。新概念新載體讓古老的『鉛字』文藝起來。雖然早已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但『字』成一派的創意,讓人們棄用的『鉛字』又重新煥發了生機。

  在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展區裡,一方方保持著古朴本色的『鉛字塊』,被裝在一個個小巧精致的盒子裡,令參觀者愛不釋手。對此,《生活報》視覺總監、知名篆刻家仲偉迅評價說,一個現代的文化創意可以推陳出新,讓傳統文化和老物件以時尚為載體,重新贏得人們的喜愛。

  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黑龍江院執行院長張建軍表示,自己研究漢字書法數十年,參加國內外各種展覽不計其數,像這種嶄新的創意形式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展示真正地讓中國古老的漢字活了,真正地『字』成一派。用現代創意的『新瓶』盛裝傳統的『老酒』,以中國傳統漢字『字』成一派的創意,追求用現代理念的創新等等讓傳統文化有了華麗的轉身……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黑龍江文化產業展

【專題】第十二屆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