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9日訊(記者 劉嘉)28日,記者從省政府召開的2016年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視頻會議獲悉,我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以來,嚴守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從2013年到2016年,我省國內生產總值在年均增長6.35%的同時,用水總量從362.3億立方米減少到352.64億立方米,減少了2.7%。
副省長呂維峰出席會議並講話。
據了解,全省各市(地)考核等級均為合格以上,其中,優秀等級3個,黑河、哈爾濱、伊春;良好等級8個,七臺河、牡丹江、大慶、佳木斯、雙鴨山、齊齊哈爾、大興安嶺、鶴崗;合格等級2個,綏化、雞西。(綏芬河市、撫遠市境內沒有國家重要水功能區,考核指標不全,不參與排名)。除大慶、佳木斯、雙鴨山、鶴崗和綏芬河市沒有完成萬元GDP用水量降幅控制目標外,全省其他市(地)和省直管市均完成了用水總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幅、萬元GDP用水量降幅、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和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控制目標。
據介紹,我省將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加強規劃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管理,在達到或者接近水資源承載能力的流域和區域限制高耗水建設項目,使經濟發展與當地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切實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大農業節水改造,完善灌溉用水計量設施,全面實行農業取水許可制度。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開展高耗水行業節水改造,推進節水型企業和園區建設,從嚴控制產能過剩行業取用水。加強用水計劃和定額管理。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城市供水管網的建設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