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網媒看鶴城】走進依安遼金源:陶瓷延續千年古韻
2017-08-30 14:27:04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王忠岩 許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30日訊(記者 陳顯春 王忠岩 許諾)30日,『網絡媒體看鶴城』采訪團走進北方紫砂之鄉齊齊哈爾市依安縣采訪遼金源藝術陶瓷,該公司致力於藝術陶瓷的研發與生產,以此來傳承歷史文化,延續千年古韻。

景德鎮陶瓷大學學生楊凱躍在依安陶瓷藝術中心學習創作。

  網媒采訪團走進遼金源陶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見證了一件陶瓷藝術品從和泥、拉坯到燒制的全過程。遼金源陶瓷依托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高嶺土,主要生產純手工柴燒紫砂壺、紫砂杯,電燒紫砂壺、紫砂杯,高檔骨質瓷餐具、舞色陶、刀具,藝術瓷瓶、紫盤、瓷板,粗陶人物雕塑等系列產品。

  據了解,遼金源陶瓷采用柴燒工藝燒制,該工藝在於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產生落灰經高溫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澤溫暖,層次豐富,質地粗獷有力,燒成的產品有受火面與背火面的陰陽變化與火焰痕跡。它散發一種質朴、渾厚、古拙的美感。柴燒不僅是燃燒薪柴,更是人與窯的對話、火與土的共舞,運用最原始自然的方式結合而成美麗作品。整體呈現的是自然的質感、朴拙敦厚的色澤、深沈內斂的古雅,柴燒的技巧早已被溶解在人與土、窯與柴、火與自然等共鳴的大地交響曲中。浴火重生、生氣盎然的茶器,帶給人們的是驚喜和藝術享受。

陶瓷藝術品半成品。

  紫砂是中國特有的礦產資源,富含有益人體健康的多種礦物質,通過調配各種紫砂泥的比例來燒制出天然的紫砂色,是百分百的無污染煮食器皿。其特點是結構致密,接近瓷化,強度較大,顆粒細小,紫砂器不掛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燒成後色澤溫潤。質地古朴純厚,不媚不俗,與文人氣質十分相似,刻以花卉、印章,托物寓意,每見巧思。

陶瓷制品原料。

  粗陶人物系列形象生動,意義深遠,代表鮮明,體現了獨特的東北地域文化和生活習俗,加以黑龍江文化的熏陶,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加以發揚。粗陶《黑土地風情系列》代表齊齊哈爾市參加國家級民間藝術展,多次獲國家級及省市級別大獎,並被收錄首批黑龍江齊齊哈爾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填補了黑龍江省的空白。

  藝術瓷瓶、瓷盤、瓷板創造技藝高深,工序復雜繁瑣,冰雪、山水、花鳥、動物栩栩如生,畫龍點睛,妙筆丹青,活靈活現,東北氣息濃厚。

世界大濕地 中國鶴家鄉 網絡媒體看鶴城【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