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0日訊(記者 陳顯春 王忠岩 許諾)30日上午,『網媒看鶴城』走進中國白鵝之鄉齊齊哈爾市依安縣采訪,該縣大鵝存欄120多萬只,形成了『種、繁、產、加、銷』的全產業鏈運營格局,大鵝產業的大發展、快發展,成為富民的最佳途徑。
目前,『依安大鵝』符合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申報條件,已通過地理標志標志產品技術審查。至此,黑龍江省擁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總計達65個。

農業部授予依安大鵝之鄉。
采訪團來到依安縣新興鎮勤儉村看到,在村北一塊近80公頃的草甸子上,5萬餘只大鵝曲頸天歌。2015年成立了鑫龍江大鵝養殖合作社,現在共有8戶農民入社,養殖數量5多萬只,主打綠色環保牌,借助水肥草美的資源,純原生態養殖,在大鵝出欄前,就用糧庫、烘乾塔等剩下的下角料自己配制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和催熟藥物的飼料,這樣可使鵝肉更加鮮嫩松軟,味道更加鮮美,下步合作社將借助電子商務的優勢,把大鵝放到網上賣,使大鵝收益越來越多。合作社也會建立自己的大鵝品牌,使養殖的大鵝名氣更響亮,帶動更多的村民發家致富。

鵝雛孵化器。
依安縣發展鵝產業具有三大優勢。發展大鵝生產有資源優勢,依安縣是全國產糧大縣,飼料充足;有可利用草原13萬畝,土壤弱鹼性,草質好,飼養鵝肉質優良;有中小型水庫9座、溝泡上千個,飼養場地廣闊;氣候四季分明,也非常適宜大鵝生長。農民素有養殖大鵝的習慣,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我們發展鵝產業既有群眾基礎又有實踐經驗。截止2017年8月10日,依安縣大鵝存欄120多萬只。

依安大鵝加工的烤鵝。
2017年,依安縣新建了3個標准化機械孵化場,年孵化種蛋能力已突破70萬枚,生產優質鵝雛60萬只以上。年屠宰大鵝能力50萬只。年可深加工大鵝30萬只。
依安大鵝產業未來的發展規劃,深度開發『原字號』企業,提昇現有企業加工能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性好、牽動能力強、產業鏈條長、附加值大、涵養稅源的大企業、好項目,實行精深加工,開發高新產品,拓寬鵝產品銷售渠道。加大品牌宣傳,利用電子商務進行網上銷售,設置部分城市實體店銷售,使『依安大鵝』走進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