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0日訊(記者 陳顯春 王忠岩 許諾)29日下午,『網絡媒體看鶴城』采訪活動走進『酒乳之鄉』齊齊哈爾市富裕縣采訪致富不忘家鄉的『北漂』青年蔡喜利,投資家鄉打造旅游產業帶動農民致富。
蔡喜利,出生在富裕縣龍安橋鎮全勝村,10年前,去北京打拼,而恰恰是這段『北漂』經歷,讓他賺到了億萬財富。

龍騰莊園溫泉項目。
2012年,蔡喜利帶著濃濃鄉情,回到家鄉投資興業,建立了『龍騰集團』。當時的小河東村東南地區,是一片鹽鹼澇窪地,沒有路,沒有電。敢在荒蕪的鹽鹼地上『砸錢』,沒有魄力做不到!創業初期,蔡喜利租住民房,帶領團隊一磚一瓦,一鍬一鏟,開始了變荒為寶的歷程。
經過4年時間,克服了重重困難,一座佔地1800多公頃的濕地公園興建完工,2015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景區。濕地公園依偎烏裕爾河,景色怡人,水草豐美。
沿著綿延10公裡的濕地觀光木棧道一路前行,湖岸邊錯落的觀景臺猶如一條項鏈串聯起各個景觀點。步移景異,水繞路行,路穿水過,兩側葦風萬雁,鳥兒自由翱翔,魚兒縱情游蕩,讓人如癡如醉。
為了增加知識性、觀賞性及趣味性,景區在大量野生動物隨景可見的基礎上,特別增設了摸魚抓魚體驗區、大雁觀賞區、黑天鵝觀賞區、野鴨觀賞區、珍稀鳥類觀賞區、草原馬觀賞區、駱駝觀賞區等景點。
蔡喜利創建濕地公園的初衷是,既要打造生態旅游的品牌,又要通過生態旅游,讓更多的人增加保護濕地,保護自然的意識。最重要的,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帶動一大批貧困農民就業,讓他們漸漸富起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原生態是花再多的錢也打造不出來的,所以,保護自然就是為子孫造福!』蔡喜利說。

大雁養殖。
依托濕地公園,蔡喜利還建起了溫泉度假莊園、綠色水果蔬菜種植、大雁養殖等產業,提供了300多個就業崗位。附近的小河東村、龍安橋村、繁榮種畜場大架子等地的貧困村民們,紛紛就地擇業,告別了背井離鄉的打工生活。
蔡喜利告訴記者,單純地把錢送給貧困農民,這不是扶貧。要讓貧困農民學會一技之長,通過技能去就業,自己賺錢脫貧,這纔是真正的扶貧。要讓貧困農民感覺到自身的價值和存在感,從而增加他們的幸福感!

人工種植人參。
目前,整個園區共安置348名農民就業,其中,有167人是貧困戶,其中有8名殘疾人,員工平均年齡近50歲。蔡喜利用工不設門檻,他堅信,只要有勞動能力,就能在這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蔡喜利依托旅游專項扶貧開發資金,建設了佔地7.42萬平方米的大雁養殖場,扶持周邊貧困農民發展大雁養殖,增加經濟收入。
很多人對蔡喜利說:『做鄉村旅游投資,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太大的收益。』但蔡喜利從未猶豫過,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鄉親們擺脫貧困,為子孫後代造福。
最近一段時間,蔡喜利又在規劃另一個夢,健康養老夢。他在園區內規劃了30萬平方米的健康養老城,如果項目進展順利,將帶動周邊超過2000個就業崗位,讓更多的貧困農民參與進來,共同脫貧致富。蔡喜利說,打造健康養老城是他最大的夢想,原生態的濕地美景,醫養結合的溫泉養生,純綠色的安全食品,他將圍繞這些資源,給老年人一個安度晚年的樂園。『做養老事業,一定要有孝心,如果只想著利益,那這件事一定做不成!』蔡喜利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