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守望精神家園托起綠色夢想 三代護鶴人共鑄『紮龍精神』
2017-08-31 14:43: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31日訊(記者 陳顯春)8月28日的紮龍濕地,因降溫風涼雨稀。第三代護鶴人徐卓站在保護區科研監測中心外,深情地望著這片她熱愛的土地,她帶著家族的榮耀,與鶴鳴常伴,一生共舞。

徐建峰救助受傷的鶴。

  亞洲第一的紮龍濕地,丹頂鶴是這裡的主人,為了保護他們,徐秀娟和徐建峰姐倆兒先後獻出寶貴的生命。他們的父親第一代護鶴人徐鐵林,退休後仍把那些精靈牽掛於心,徐建峰的女兒徐卓做為第三代護鶴人,又繼承父輩的事業紮根濕地裡。一家,三代護鶴人以愛崗敬業、犧牲奉獻的精神內涵共同鑄造了紮龍精神。

徐建峰與鶴。

  丹頂鶴每天都如約放飛,一只失群的小鶴,邁著模特步優雅地走進蘆葦蕩,完全不介意那些尖叫的游人。鶴與人、人與自然,能像今天這樣和諧共處,第一代護鶴人徐鐵林功不可沒。早在紮龍自然保護區建立初期,徐鐵林不僅把自家的一間房騰出來作為保護區的辦公室,同時還提出對丹頂鶴采取人工孵化、半野化馴養模式。

徐秀娟。

  可是,徐鐵林卻一直默默無聞地奉獻著,當他的女兒徐秀娟不惜用生命的代價保護一只受傷的小鶴時,隨著那首感人至深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傳唱大江南北,徐鐵林一家人護鶴的故事纔被人熟知。

  遠在千裡之外的江蘇鹽城復堆河畔,在徐秀娟長眠的地方,丹頂鶴每天都輕輕地飛過,只有白雲悄悄地為她落淚,風兒輕聲地為她訴說。

徐秀娟與小鶴。

  紮龍的丹頂鶴每年都要飛到江蘇鹽城越冬,對於徐秀娟來說,就像自己的孩子遠游了,她一定要跟著去照顧纔放心。徐鐵林曾對媒體說過:『當年就想,我在紮龍,她去鹽城,我們都搞不遷徙鳥群,這樣南北呼應不是更好。』

  這一去,徐秀娟就再也沒有回來。1987年9月16日,也就是徐秀娟在鹽城工作了一年零四個月的一天夜晚,她為了尋找一只受傷的小鶴,犧牲在復堆河中,成為我國環境保護戰線第一位因公殉職的烈士。那一年,她23歲。

  徐秀娟從小就在父親的指導下,為鶴擔水、配食、喂鶴、放鶴、清掃鶴捨、診治護理病鶴,樣樣都乾得十分出色。她單獨飼養幼鶴成活率達到100%,經過馴化的小鶴能聽人指揮跳舞、飛翔。彼時她化作仙鶴而去,她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獻給了一生熱愛並為之嘔心瀝血的護鶴事業。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馬悅

【專題】2017 網絡媒體看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