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1日訊(記者 侯巍)8月28日,『墾區開發建設70周年』媒體采訪團來到友誼農場北大荒農機博覽園,園內150多臺農機機械濃縮了70年墾荒史、講述著北大荒的故事。

博覽園內的標志性建築,其上擺放的是一臺農機。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博覽園內的收割機和最早航化飛機。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從墾荒開始到現代化大農業,風風雨風雨70年。

小麥收割機。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北大荒農機博覽園座落於農墾紅興隆管理局友誼農場西側,佔地35萬平方米,為國家AAAA級景區,有北大荒各個時期的農業機械150多臺件,是國內唯一的收集農機具最全、規模最大的以農機為主題的博覽園。在園內,記者看到,這些色彩鮮艷,功能各異的機械已經與園內豐富的植物園、碧波蕩漾的觀光湖和四座風格別致的休閑島渾然一體。講解員介紹,這些農業機械主是70、80、90年代在農業生產中使過的典型代表,產地不僅有美國、荷蘭、英國等,還有佳木斯、呼蘭、富錦等國內市地。在北大荒農機博覽園內不僅能感受到北大荒人往昔激情燃燒的墾荒時代,更能領略到現代化大農業的磅礡大氣,為北大荒現代化大農業的發展所深深震撼。

農業機械的發展也代表農業的進步。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現在使用中的凱斯535價格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從小型拖拉機到大型收割機,從日整地幾十畝到至今的日整地千畝成果,農業機械是現代農業的最佳載體,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標志。友誼農場有著深厚的農業文化歷史,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發源地,友誼農場見證了中國農業現代化歷程,譜寫了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新篇,引領著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方向。

一元人民幣上的拖拉機和年輕的女拖手機手。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在農機博覽園內每一個農機都是一個農業時代的代表。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如今,這座博覽園集農業機械博覽園、現代農業科技園、北大荒精神教育園、生態森林植物園、青少年教育科普園、大學教學實驗基地於一體,以全方位全視角展示了北大荒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恢弘篇章,其所展現的深厚的農機文化是北大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