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呼瑪縣農林科技示范園區輻射帶動五大產業 助力職工增收經濟轉型
2017-09-01 20:5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1日訊(記者 周秘)8月31日,『砥礪奮進的五年·做好「三篇大文章」』集中采訪活動走進大興安嶺地區呼瑪縣。來到呼瑪縣農林科技示范園區,暖棚內種植的各種綠葉菜長勢喜人。

北藥種植示范區。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呼瑪縣農林科技示范園區始建於2013年,設有有機大豆種植示范區、中國最北水稻種植示范區、灌木漿果種植示范區、中草藥種植示范區、新型節能棚室種植試驗示范區。園區現有溫室4座,大棚13座,總棚室面積8160平方米,並已建成魚塘垂釣休閑區225畝。現規劃建設面積已達360畝。通過園區的示范、輻射、帶動實現藍莓、北藥、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等五大產業的科學和健康發展,使林下經濟真正成為職工群眾的富民產業、經濟轉型的支柱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產業。

溫室高叢藍莓。

  2015年,園區自主研發建設新型節能日光溫室,實現了在北緯51度44分的高緯寒地,冬季不采用任何加溫措施生產葉類蔬菜和耐低溫作物老山芹、韭菜等,填補了高緯寒地冬季無地產新鮮蔬菜供應的空白,開創了中國最北不加溫溫室建設的新紀元,為寒地發展冬季反季節有機蔬菜產業奠定基礎。

溫室高叢藍莓。

  工作人員介紹,溫室的成功研發,不僅在節能環保、平穩菜價方面意義重大,而且經濟效益也相當可觀,10月末進行生產,11月下旬葉菜類即可上市,平均產量6斤/平方米,至3月末可生產5茬,總產量30斤,平方米純效益可達90元,老山芹、韭菜等在元旦前後就可擺上百姓的餐桌,韭菜平方米產量可達2斤,至4月末生產5茬、10斤,平方米純效益達100元。即豐富了居民的菜藍子,又促進了本地經濟的長足發展。該溫室已在大興安嶺地區推廣,2016年呼瑪鎮農民已建成1棟,改造3棟,在漠河縣推廣建成1棟,實現了大幅度的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

  2016年在寒地太陽能相變蓄熱保溫溫室的基礎上,園區又自主研發了2棟寒地日光保溫暖棚,已經獲得國家專利,每棟面積1080平方米,主要開發冷溫植物立體栽培模式。

  此外,該園區還建設了農業塑源平臺和農產品電商平臺,利用物聯網技術,將有機作物生產區及棚室內的生產情況、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病蟲害發生情況等一系列指標全部通過物聯網發送到棚室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專家等的手機上,使其第一時間了解棚內生產情況,做出決策。園區內生產的蔬菜瓜果通過電商、微商、市民采摘等營銷手段,直接把有機蔬菜送進百姓廚房。

責任編輯: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