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二道河農場人均生產糧食13萬斤 『萬畝大地號』成為靚麗名片
2017-09-03 16:09:57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3日訊(記者 侯巍)近日,『墾區開發建設70周年』采訪團來到建三江管理局,聚焦現代化大農發展成果。位於黑龍江墾區二道河農場的『萬畝大地號』是全國單塊面積最大的地塊,總面積16500畝,約1100公頃,是國家現代化大農業核心功能區的『展示區』,是國家級生態高產標准農田建設『示范區』,已經成為墾區一張靚麗名片。

  藍天下,水稻更是奪目。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地處三江平原腹地的二道河農場隸屬於建三江管理局。1984年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和國家投資興建,是墾區最早『四個現代化』農場之一。轄區總面積534.2平方公裡,耕地面積54.46萬畝,其中:水稻種植52.44萬畝,年產糧食6.48億斤,人均生產糧食13萬斤,機械總動力12萬千瓦。2016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24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62元。

  越到收獲的季節,水稻的色彩越飽和。

  二道河農場的『萬畝大地號』是全國單塊面積最大的地號,地勢平坦,金秋時節,放眼望去金碧輝煌,微風吹過傳來陣陣清香。該地號按照『工程化設計、專業化生產、信息化管理、模式化栽培、標准化作業、科技化支橕、社會化服務』的原則,實行『良種良法良田配套、農機農藝農戶結合』,全面組裝應用了智能浸種催芽、統供芽種、測土配方施肥、側深施肥、起壟夾肥、超早育秧、鴨稻共作、秧田智能化管理、缽育機械擺栽、高光效栽培、激光平地、振搗提漿整地、淺濕節水控灌、葉齡診斷、生物預警、飛機航化健身植保、互聯網+等多項控水、減肥、減藥和提質新技術。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和科學化管理,預計實現平均畝產1400斤。

  萬畝水稻田一眼望不到邊,是一首田園詩。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整整齊齊萬畝大地號上的水稻十分震憾。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2017年,該農場將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指針,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促改革,調優、調精種植結構、產品結構。通過種植有機水稻、鴨稻、高富硒水稻,有機雜糧、蔬菜,食用菌、紫穗槐等農產品,拓展互聯網+精准農業,開展訂單農業、『三減一控』示范種植、新技術推廣應用,借助互聯網+平臺,按照市場需求種植、銷售農產品。

  來到這裡的游客無不發出贊嘆,紛紛點贊。

  目前,該農場已通過ISO9001、ISO14001質量、環境體系認證,並成為無公害產品與產地一體化示范基地,獲得了『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場』,『國家級生態示范場』、『國家級農墾現代農業示范區』、『省級生態示范區』、『省級生態高產標准農田建設示范區』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