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4日訊 1日,牡丹江市部分中小學正式開課。記者從市教育局、市教育教學研究院等部門了解到,從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市小學、初中起始年級,正式使用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與以往的教材相比,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量要求減少了;初中一年級語文在突出綜合能力的前提下,更注重基本寫作方法的引導。
小學一年級:
識字寫字量減少了
更注重口語和閱讀
市教育教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新學期開始,全市小學一年級全部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新教材更注重幼小銜接,能夠將學前階段的重要語言活動形式在一年級得以延續,借助學生的口語優勢實現向書面語的過渡,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游戲活動中學習,實現幼小銜接的平穩過渡。
此外,一年級具有特殊性,因為初入學兒童需要一個過渡期和適應期,教學常規的養成需要一定時間,所以一年級上冊教材設計了恰當的學習梯度,容量適中,難度適宜,內容合理有序。新版教材的識字量要求比起以往來說降低了,由原來的400字減少到300字,幅度達到25%。減少的100個字,多是孩子們在生活中不太能用到的。識字量的減少並不代表減少了學習任務,而是把更多的空間留給了口語交際和閱讀,著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新版教材中的寫字總量也有所減少。一年級上冊,原教材是每課描紅一遍、抄寫五遍,而新版教材改為描紅一遍、抄寫兩遍。原人教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課文共有20篇,現『部編本』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課文只有14篇。這冊教材把識字量做了調整,調下來的識字量主要放在二年級,考慮到二年級識字能力更加強了,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新版教材在起步階段適當的降低難度,每一冊之間保持合理的梯度。
新版教材還強化運用、聯系生活,引導學生發現語言學習的規律。雖然課文數量減少到14篇,但是在每個單元的『語文園地』中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讀』欄目,在第一單元中增加了『快樂讀書吧』欄目,閱讀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而有效。『和大人一起讀』是新教材很大的一個亮點,它使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緊密銜接,並充分調動家庭和社會力量,共同建設書香社會。一到六年級,每一冊都安排了一個『快樂讀書吧』欄目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通過系統的課程設計保證學生的閱讀總量,以實現語文素養的提昇。
初中一年級:
更注重基本
寫作方法的引導
據介紹,秋季新學期,牡丹江市初中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個學科,開始使用『部編本』教材。『部編本』的課文選篇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此外還適當兼顧時代性。
語文是主科,廣大學生和家長都比較關心。據悉,初中『部編本』語文教材力圖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綜合能力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基本寫作方法的引導。寫作方法和技能訓練的設計編排照顧到教學順序,讓老師能夠落實,克服隨意性。初中古詩文選篇為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體裁更加多樣,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也佔有較大的比重。和以往教材比較,現在的編法是希望有一個系列,更能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也比較有『抓手』,比較方便教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