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中國恐龍發現115周年紀念大會暨首屆嘉蔭化石保護論壇成功舉行
2017-09-04 10:37:05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田彥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4日訊(記者 陳顯春 田彥飛) 2日,《中國恐龍發現115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暨首屆嘉蔭化石保護論壇》在我國著名恐龍化石產地、黑龍江省中俄邊境嘉蔭縣成功舉行。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古生物學會、中國化石保護基金會等科研機構及自然類博物館的專家學者,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及伊春市政府代表,我國著名地質學家劉嘉麒院士、古植物學家孫革教授等應邀出席會議。

嘉蔭縣長徐鐵成致辭。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致辭。

孫革教授講述我國k-pg界限研究進展。

  本次會議重點交流嘉蔭地區近年來在以恐龍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及相關K-Pg界線研究進展,還將深入探討如何進一步做好嘉蔭地區的化石保護與利用,特別是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關於『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嘉蔭乃至我國東北地區的地質古生物科普工作。會議組織了紀念大會、野外考察、學術研討、保護論壇及科普講座等5項活動,讓參會人員深入了解嘉蔭恐龍和涉及恐龍滅絕的K-Pg界線研究進展。

首屆嘉蔭化石保護論壇現場。

媒體見面會。

  據悉,被譽為『中國第一龍鄉』的嘉蔭縣是我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近十餘年來,在我國科學家與國外科學家的潛心研究下,目前在嘉蔭及其鄰區已發現滿洲龍、卡龍、黑龍、烏拉嘎龍、暴龍類及嘉蔭龍足印等10餘個恐龍分類群化石;嘉蔭也因此成為我國東北乃至東北亞地區最大的晚白堊紀恐龍化石產地,上述發現也為我國恐龍動物群演化等研究做出重要貢獻。

參會人員合影。

大會現場。

  同時,嘉蔭縣又是中國恐龍最晚滅絕的地方;經我國科學家研究,這裡首次發現了有關恐龍滅絕的白堊紀-古近紀地層(K-Pg)界線,已有望成為我國陸相K-Pg界線的對比標准,也已成為國際K-Pg界線第95號候選點,為研究顯生宙以來全球第5次生物大滅絕與復蘇以及中/新生代之交地質環境變遷等做出突出貢獻。

參觀恐龍地質公園。

  嘉蔭縣縣長徐鐵成表示: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和論壇的召開,促進嘉蔭的恐龍等化石的科研、科普及保護工作「更上一層樓」,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的新嘉蔭做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