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5日訊 6日上午,古典式摔跤130公斤級的小組賽中,我省37歲的老將劉德利因體力不支惜敗山東隊孟強,與本屆全運會金牌擦肩而過。雖然沒能續寫連續四屆全運會冠軍的傳奇,但堅守16年參加四屆全運會,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奇跡。
劉德利1980年在黑龍江省密山市出生,12歲那年劉德利被密山市體校相中,練起了籃球。18歲時,已經長到2.02米的劉德利,被喊去參加鄉鎮拔河比賽,比賽現場,他被擔當裁判的密山市體校趙彬校長發現。
在密山練了兩年籃球,身體條件出眾的劉德利,遇到了他人生的『伯樂』——原國家女子籃球隊隊長張力軍。張力軍一眼就相中了劉德利這個好苗子,但她認為他的身材並不適合籃球運動,那身膨脹的肌肉、十足的力量,更適合練大級別的摔跤。張力軍給省摔跤隊主教練王長生打電話:『你來男籃青年隊一趟,看看隊員。』 『什麼,去看男籃隊員?』王長生有些困惑地趕到訓練場,張力軍指著正在訓練的劉德利說:『你看看這個隊員咋樣?』王長生一看劉德利的身材,感覺不錯,就帶劉德利回到了摔跤隊。
2000年初冬,劉德利進入省摔跤隊。那時,心思都在籃球上面的劉德利,對摔跤運動很是抵觸:『我就感覺摔跤野蠻,天天往墊子上摔,太疼了。』趁著王長生帶主力隊員去俄羅斯訓練的時機,劉德利偷偷跑回了家。『我當時想,這摔跤我就不練了。』劉德利回憶當時情景說。王長生帶隊從俄羅斯回國後,知道劉德利跑了,馬上給密山市體校的領導去電話,讓他們去劉德利家裡做工作,自己還給劉德利的父親寫了封言辭懇切的信,希望他能讓兒子回到省隊效力。當時,劉德利的父親因為闌尾炎穿孔與胃穿孔,在醫院住院治療。但老人了解兒子的情況後,就對劉德利說:『你想打籃球還是練摔跤?』從小到大,劉德利一直對父母言聽計從,他回答:『爸,你說讓我乾啥我就乾啥,聽你的。』『你還是去哈爾濱練摔跤吧。』『好,爸,我聽你的。』劉德利收拾收拾東西,再次到省摔跤隊報到,這已經是2001年1月,劉德利正式進入省隊開始摔跤訓練。
雖然練得比其他人晚了好幾年,但劉德利很快展現出自己的天賦。練了一年,進隊比他早一兩年的小隊員都摔不過他了。2004年到2005年,劉德利連續拿了六個全國冠軍,其中包括第十屆全運會的一枚金牌。今年全運會,作為連續3屆全運會的金牌選手,37歲的劉德利如今又重新走上賽場,為第四塊全運會金牌不停流汗的他,如今已成為中國摔跤史上的一段傳奇。
在沈陽全運會,劉德利決賽時的對手是山東隊的孟強,兩位勢均力敵、難分勝負,最後在孟強被判消極罰跪橕時,劉德利用自己出色的滾橋技術把孟強摔倒,奪得冠軍。時隔四年後,劉德利在小組賽上再遇強敵孟強,可37歲的劉德利面對正當年的孟強,由於體力不支和一個小細節處理不當而惜敗。賽後,王長生和省重競技運動管理中心前來觀賽的劉德利的『戰友』們都掉了眼淚,這眼淚裡面有遺憾也有為他一直以來克服一切困難堅持走到今天的感動。
雖然遺憾,但久經沙場的劉德利已能從容面對一切,『付出了就不後悔,人生沒有完美的,有些遺憾讓我也更有前進的動力。』全運會退役後,劉德利將會以教練員的身份,繼續從事他摯愛的古典摔跤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