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6日訊 挖掘機伸縮手臂,重型卡車往來穿梭……今年4月起,為期兩年的我市老舊管線施工大幕陸續拉開,僅今年就計劃改造26.5公裡的供熱老舊管線和14公裡的供水老舊管線,涉及民眾之多、范圍之廣、難度之大,均超歷年。目前,26.5公裡的供熱老舊管線已完成80%,14公裡的供水老舊管線已完成84%。預計9月中旬全面完成,確保百姓正常供暖供水。
今年龍煤鶴崗礦業公司向市政府移交了1065棟樓房,涉及全市六區,這部分樓房大多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至少都在15年以上。由於當時管材品種和質量的限制,加之物業不健全,維修跟不上,樓內公共部分的供水供熱管線及閥門普遍老化,致使高樓層水壓不足,樓與樓之間供熱溫度不均衡,維修難度大,給市民生活帶來巨大影響。百姓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就是最大的民生,新一屆領導班子始終堅持民生至上的理念,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的惠及廣大人民群眾,讓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經多方調查研究,我市計劃用兩年時間對全市的老舊管線進行全面改造,全力提昇百姓的生活質量。
日前,記者在供水的『攻堅區』南翼路看到,大型挖掘機和破拆機正在聯合作業,市惠生供水供熱有限公司
的施工人員正在鋪設安裝新的供水管線。這裡供水原管線為直徑500mm鑄鐵管道,承擔著東山區及
部分向陽區總供水用戶4828戶的供水。由於管線建造年限長,腐蝕嚴重,承壓能力低,故障頻繁,幾年來,該管道只能執行定時給水,尤其每年夏季,管線經常跑冒滴漏,居民生活用水問題更為突出。為徹底解決東山地區及興華村百姓吃水難和東山工業園區沒有自來水問題,我市決定對該管線進行全面改造,以提高供水能力,增加供水安全可靠性。改造工程起點為向陽區西山淨水廠,終點為新一文化宮,將重新鋪設直徑500mm超高分子聚氯乙烯供水線3804米,其中,南翼路至東崗路段改造2752米。『我家馬上也能24小時供水了,真是太好了!』看著施工人員正在鋪裝管線,家住南翼路附近的居民蔣宏生,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供水老舊管線改造預計9月末完工,工程結束後,將立即對因供水管線施工破拆的道路進行恢復,預計10月末道路恢復完成。』采訪中,市惠生供水供熱有限公司供水車間主任孟慶祥說。
(下轉第二版)施工人員在更換供熱管線。本報記者孫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