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揚生態之長鑄文化之魂 伊春市南岔區做大文化產業促進轉型發展
2017-09-07 14:09:26 來源:東北網-伊春日報  作者:賈春華 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7日訊『我們一直是滿負荷生產,訂單都不敢接了,現在缺的就是人手,人手太金貴了』。近日,記者在南岔區中國結編織基地——金典工藝品公司采訪時,公司負責人孫明輝向記者介紹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南岔區文化產業發展一路高歌,以創新為引領,以融合為路徑,出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制定了開發文化產業項目、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具體措施,將文化發展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之中,使文化產業這一『朝陽產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文化產業已逐漸成為建設綠色、富裕、幸福、文明新南岔的重要經濟增長點。文化產業發展的背後,凝聚著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的叡智,舉全區之力的傾注。

  他們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把文化項目與經濟項目相捆綁,著力培育特色文化產業品牌,進一步增強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近日,在南岔的伊春市森木工藝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趕制出口歐洲產品,一棵棵藤條灌木,經過工人們的巧手編織,就變成了各種花環,成為裝點家居的藝術品。別看生產工藝簡單,它們可都是專門出口歐洲、被德國和法國消費者奉為『座上賓』的產品。和這些產品一同前往歐洲的,還有這些利用當地藤條灌木編織的各種聖誕樹骨架和小飾品,30多名工人正分布在不同的車間趕制產品。

  伊春市森木工藝品公司於去年12月份落戶南岔,總投資500萬元,公司開發的藤編工藝項目,是以藤條灌木等森林撫育剩餘物為原料,加工生產花環、花筐、動物造型、聖誕禮品等原生態木制工藝品,工藝品有各種形狀,多個規格,既是精致的裝飾品,又是日常用品,因取材天然和純手工制作,成為外國人喜聞樂見的文化消費品,是國際市場上的暢銷貨,產品全部遠銷歐美國家。今年外貿出口將達到210萬美元,成為繼信誠家具有限責任公司之後南岔區又一出口創匯企業。

  社會資本競相湧入,一個個文化項目的相繼簽約,爭相啟動,文化產業市場主體不斷湧現,新興文化產業迅速崛起。

  今年2月13日,南岔夢幻達電影城與全區廣大觀眾見面,標志著南岔區影視文化產業的再次提檔昇級。南岔夢幻達電影城的前身為原南岔錦豐3D影院,影院於2013年投入使用,投入資金240多萬元,建有2個25座3D放映室和2個6座5D放映室。2016年,在區委宣傳部的引導下,為讓市民能夠在第一時間同步觀看到首映高清大片,錦豐影院在原基礎上,又投入資金900多萬元,新建了南岔夢幻達電影城。新影城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設有3個觀影廳,145個觀眾席,3個觀影廳全部加盟了全國院線,每天同步放映國內外最新電影,為觀眾打造了『最寬廣的觀影視野、最震撼的音效、最逼真的畫面、最佳身臨其境的感受』,給市民帶來震撼的視覺大餐。影城忙的時候,每天接待觀眾900多人,每天放映18場次。『南岔夢幻電影城的建立,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閑娛樂場所,在這裡可以看到與全國影院同步放映的電影,與家人、孩子一同來體驗大片的影視效果,感覺特好。』一位觀眾在記者采訪時高興地說。

  無論是『傳統產業』做大做強,還是『新興產業』從無到有,都為吸聚人纔、激發創造提供了載體。松源藝雕有限公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落戶南岔的。

  走進坐落在南岔區通山路的松源藝雕有限公司的展廳內,陣陣松香撲鼻而來,件件獨巨匠心、巧奪天工的北沈香木雕工藝品吸引著記者的眼球,令人嘆為觀止。今年54歲的苗麗玲,是松源藝雕有限公司經理。2015年,苗麗玲在一次偶然機會發現了北沈香產品深加工這一商機,了解到近幾年隨著北沈香價值逐年攀昇,價格從未走過下行。加之北沈香需求日益增大和資源的不可再生,必將持續昇值。於是,她立即籌措資金,四處收購原料,為日後成立松源藝雕公司做前期准備。去年5月,習總書記來伊春考察時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又給了她成立松源藝雕有限公司的無限動力,當時就下決心要打造具有伊春特色的『北沈香』工藝品。6月初,松源藝雕有限公司花高薪在南方聘請一批雕刻師,開始進行木雕作品創作,經過一年多的運營,現公司已創作出北沈香藝雕作品100多件,與外商、客戶簽訂了不少訂單,市場前景十分看好。通過策劃包裝文化產業項目,搭建宣傳推介平臺,日益清晰地勾勒出特色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態勢,不僅推動了全區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更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一個個串珠晶瑩剔透、一幅幅作品雅致精美,紅燈籠、向日葵、彩蝶飛等中國結作品,件件栩栩如生,各個活靈活現。和以往見到的中國結不同的是,這些用彩繩編織的中國結都是立體的。這些精美作品都是南岔區金典工藝品公司的巧女們創作的。2008年春,有創業的想法,卻苦於沒有平臺的巧女孫明輝,帶著她的中國結編織項目來到新建社區,希望得到幫助。社區在了解到她要把中國結做大的想法後,免費提供了一間編織工作室和一間培訓室,『巧女工坊』就這樣成立了。當年10月,社區許多無業可就的家庭婦女,紛紛加入到手工編織的行列,在家裡動動手就能賺到錢。現在,『巧女工坊』已經注冊為金典工藝品公司。公司的開放式公益平臺,不僅滿足了南岔的需要,還吸引了省內外的巧女前來培訓,已經開辦培訓班50期,受益婦女3000人,帶動500多名下崗失業婦女、殘疾婦女就業。巧女們的作品已經走向國內外,有部分作品還銷往意大利等國家。2009年1月,巧女孫明輝出版了中國結教程專著《最美繞指柔之中國結》,同年6月出版了中國結教程著作《結二連三》;2010年1月,在廣州舉辦的全國首屆中國結作品大賽上,她的作品《漁家》獲一等獎。

  目前,南岔區的文化產業已經形成了以發展文化旅游業、休閑娛樂業、影視傳播業、文化服務業等支柱產業業態為重點,以興建『文化旅游特色產品一條街』為載體,進入了傳承歷史文化、創新現代文化,融合多元文化的黃金機遇期,正以其務實穩健的發展步伐和不斷進取、勇於探索的時代精神奮力前行。

  把舵揚帆千帆競,文化產業春潮湧。如今,南岔正充分利用地域優勢,優化文化產業格局,向著特色文化產業大區進發……

責任編輯:王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