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城市窗口』讓城市文明更『聞名』
2017-09-14 09:40:24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晨報  作者:滕萬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14日訊 創城,關於這個詞語,想必牡丹江市民現已很了解了,從初步的對文明城市的神往,到現在一點一點參與其中,為這座祥和的邊陲小城的創城行動添磚加瓦,這是最美的蛻變。牡丹江市發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體現了牡丹江市的前瞻性與戰略性,符合時代要求,深得民心。在牡丹江物質、文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顯得更為重要。

  社區點滴細節換居民理解信任

  『創城』這幾年,陽明街道辦事處木材社區也趕時髦『玩』起了微信公眾號和微信各種群,木材社區公眾號、木材社區黨員微信群、木材社區網格長微信群……要問建立這些公眾號和微信群有啥好處?『第一時間掌握社區動態!』木材小區居民黃美靜朝記者揚了揚握在手裡的手機。2016年,黃美靜到社區辦事,在工作人員的提醒下,她用手機掃描了木材社區公眾號的二維碼。去年的一天,黃美靜通過公眾號收到了一條重要消息——申報金秋助學款。對照上面的申報條件,黃美靜覺得正在上高三的孩子特別符合,她當天就准備好了材料趕到了社區,很快就申報成功了。從此每天刷社區公眾號成了黃美靜的『必修課』,除了及時更新各項政策以外,天氣炎熱,社區提醒居民防止電動車自燃;大風天氣,社區提醒居民收好擺在室外的花盆、雜物,以防傷人;暴雨來襲,社區提醒住在平房的居民注意防汛……社區事無巨細的提醒,讓生活在木材社區的每一位居民心裡都暖暖的,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木材社區公眾號粉絲量從最初幾十人已增加到幾百人。

  近兩年,木材社區為了方便居民辦理,還推出了『時差制』辦公,每天早上安排一名工作人員提前半小時上班,雙休日期間工作人員必須保證手機24小時開機……『推出一系列便民小舉措,就是為了能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木材社區書記於海波在目前的崗位上工作了近10年,『創城』以後,他深刻感受到了身邊居民的變化:『越來越理解我們的工作,也越來越信任我們。』

  市民素質彰顯服務窗口大步向前

  排隊,在現代公共生活中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無論在車站購買車票、銀行辦理業務,還是在影院取電影票,在公共場合有序排隊已成為絕大多數人的自覺選擇。排隊看似一件小事,卻是一張測試市民素質的『試紙』,檢驗著每位市民的文明程度。

  客運站、機場、火車站是外來人員最先接觸到牡丹江的地方,這些就是牡丹江無形中的『名片』。近日,記者走訪了牡丹江市客運站,發現和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觀。客運站門口車輛都有序地停靠著,進出的乘客也都秩序井然。進入客運站裡,購票及取票的乘客也自覺排成了一列。

  『以前這都有線有欄杆擋著,那樣還有很多沒素質的人插隊,往前硬擠。現在欄杆也撤了,線也基本磨沒了,人們卻都有序的排隊,咱們這市民的素質真是提昇了不止一點半點兒。』乘客李大鵬指著購票窗口前向記者說道。

  對於排隊購票這件事記者也來個『親身體驗』,當天,每個窗口前都自覺排成一隊,一個著急購票上車的乘客跑上窗口的位置,只見他先禮貌地向排在隊列第一位購票者爭取同意,然後向隊伍中所有購票者表示歉意,得到『表示理解』的回應後,他順利買了車票離開了。『他著急上車,讓讓他也很正常,出門在外都不容易。』排在隊伍中的一位乘客這樣對記者說。

  記者從火車站出來時碰到了一對來牡丹江旅游的夫婦,提到對牡丹江的印象,丈夫劉為民告訴記者,他不只一次來牡丹江了,印象最深的就是火車站裡的『佟林江服務臺』,每次遇到狀況就去諮詢,服務人員解答問題既熱情又親切,讓他們這些外來游客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創城是一個漸入佳境的昇華過程,它不斷提昇著牡丹江更健康的發展環境與生活環境,更美好的城市環境。同時我們也應時刻提醒著自己,創城是一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創新過程,牡丹江市民素質和城市形象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