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帶著一份鄉情回歸故裡
2017-09-14 14:18:5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新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9月14日訊 在望奎縣采訪,印象最深的是這個處於大興安嶺南麓特困連片地區的國家級貧困縣,幾乎村村有產業,有的村產業項目不止一個。草莓基地、木耳基地、水稻基地……這些基地的領航人有一個共同的『基因』,他們都是『家鄉人』,帶著財富和資源回鄉創業。

  從哪個村走出去的就回到哪個村來發展產業,這幾乎是他們的一致選擇,這也是對故鄉的愛最直接的表達。趙純和南軍都是從望奎縣先鋒鎮廂白四村走出去的,村支書楊福用鄉情吸引他們回鄉,建設了木耳基地和草莓基地;蔡景學是從先鋒鎮坤三村走出的企業家,在坤三村投資建設瓜菜種子繁育基地;翟清斌從先鋒鎮四段村走出,在西窪荒一帶帶領村民種有機水稻,建起扶貧聯合體……憑借一份對家鄉濃濃的鄉情,幻化成一份綿薄之力回報家鄉,他們積極加入到脫貧攻堅的戰役中。

  貧困戶來打工多給10元錢,貧困戶優先安排崗位……在產業的推進過程中,他們積極吸納貧困戶,給貧困戶以優待,讓父老鄉親脫貧,這責任也許不是加在身上的,卻是長在他們心上的。鄉情、鄉戀、鄉愁,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恆的情感。當這種情感昇華,當這種情感落在龍江大地上,貧困村裡有了產業,貧困村裡便生長出脫貧的希望,貧困戶也獲得了增收的機會。

  當一份鄉情回歸田園,鄉愁不再是小小的郵票聯通兩端,而是沾染著泥土的芬芳,春風化雨,秋望田野,收獲著沈甸甸的果實。

  希望每一份鄉情都有始有終,每一個脫貧的故事都令人感動,在脫貧的路上,我們願意為每一份鄉情歌頌。

責任編輯: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