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4日訊 在香坊區,一場規模空前的拆違風暴正在進行中——上半年以來,香坊城管局共合計拆除各類違法建築近10萬平方米,在四個主城區中拆違成績排名第一。這有力推動了轄區棚改征收的淨地工作,為3800戶居民如期回遷提供了有力保證;與此同時,也為轄區內曹家溝黑臭水體整治,匯智五洲、凡奇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的落地與建設推進騰挪出發展空間,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土地要素支橕。
新機制提昇工作效率
『香坊大街170號附近,有人在挖掘道路,請立即到現場處置。』日前,香大一中隊的環衛工劉慶海在保潔作業時,發現疑似違建施工現場,他立即把這一信息通過工作微信群報送給轄區內負責執法的同事。如今在香坊區『三位一體』城管新模式下,像劉慶海一樣的普通環衛工人除了基本的保潔作業外,還增加了新職責,就是在工作中如果發現疑似違建要及時通報給執法部門。現在香坊區的3000多名環衛人員織就了一張監控違建的城管天眼網絡。
『以前拆違往往是我們發現時,人家已經建好了,這時拆除工作量大不說,還經常遭遇暴力抗法。現在好了,那邊剛開始建,我們就收到信息到場制止。』香坊區城管局執法規劃科高宏斌說,新機制下,從發現違建施工現場,到執法人員到場處置平均只需要15分鍾,讓違建在萌芽狀態被解決。

拆違現場。
城管天眼網絡讓違建無所遁形,新機制提昇了打擊違建的行政效能,香坊區的『拆違』工作因此如手術刀般精准而高效地切掉城市發展的一顆顆毒瘤:在三合園小區12棟樓,業主私挖樓體基土,試圖將自家地下室擴窗為門,迅速被執法人員強制回填;在哈平路凱旋廣場一些商家違規安放巨型高空廣告牌匾,城管人員第一時間排除了懸在行人頭上的隱患……自春季以來,香坊區城管局基本保證每周實施一次集中拆除,對街路庭院的各類違法建設保持高壓常態化打擊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香坊城管局共執行拆違作業141處,合計95000餘平方米。其中第二季度拆違數量列全市第一名。
拆違確保居民如期回遷
『違章建築的本質是個人私利對公共利益的非法侵蝕,面對違建,如果有絲毫退讓或者隱忍,就意味著公眾利益被出賣,因此對違建零容忍是城市管理的底線。』香坊區城管局局長於福彥的觀點在公濱路403號附近得到了生動地詮釋。
日前,記者來到香坊區公濱路403號附近采訪看到,這裡整潔的樓體旁,暢通無阻的人行道十分乾淨。然而一個多月前,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
家住該棟樓的李大爺告訴記者:『以前我們從這裡路過時都提心吊膽生怕腳手架上掉下磚頭、鋼筋砸到自己。』這個腳手架是樓頂業主私建施工後留下的產物,早在去年年末該樓樓頂的私建就已被城管人員拆除,然而業主一直對城管部門限期拆除腳手架的通知書置若罔聞。今年6月初告知期限已滿,香坊城管局依法對公濱路這處違建進行強拆,還附近居民一個整潔安全的居住環境。
今年年初,香坊朝陽村區域突然集中出現50多處違法建築。香坊區城管局立即對突擊搶建的行為進行了制止並依法履行相關法律程序,但當事人拒不履行自拆義務。5月26日,伴隨著鏟車引擎的轟鳴,突擊搶建的53處共計2萬餘平方米的違章建築被拆除。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不僅維護了國家利益,更打消了那些想搶建而持觀望態度人的貪念,有效制止了突擊搶建現象的蔓延,為動遷居民如期回遷提供了保障。
今年上半年以來,香坊區城管局先後對香通、小中山、通鄉東、通鄉西、502、朝陽屯等近10個棚改項目實施了重點拆違作業,有力地推動了棚改征收的淨地工作,確保3800戶居民如期回遷。
為產業項目建設騰挪發展空間
違章建築不僅侵害了公共利益、成為民生發展絆腳石,更是產業項目和經濟發展的攔路虎。
為徹底整治水體黑臭問題,去年香坊區啟動了曹家溝黑臭水體整治項目,項目總投資約2.5億元。但曹家溝沿線的40餘處違建就像一只『攔路虎』,嚴重阻礙了項目推進速度。為加快推進項目進程,今年6月19日凌晨,執法人員打響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清障戰役。從當日開始,香坊城管局一周三次組織攻堅戰強力拆除各類違法建築,共出動人員240人次,車輛40臺次,拆除40處25000餘平方米違法建築物、構築物。用實際行動注解了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高效拆違模式。拆違清障有效推動了曹家溝項目的推進速度。
今年上半年以來,香坊區城管局高效拆違有力推動和促進了曹家溝黑臭水體整治、匯智五洲項目、凡奇項目、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春江花園家園等一大批產業項目的落地和建設。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香坊區共簽約項目40個,總簽約額376億元。2017年香坊區計劃推進重點產業項目45個,截至6月底,已開(復)工項目31個,佔全部項目的68.9%。這組數字充分說明,香坊區正在依法拆除各類違法建築,為項目建設掃清障礙,確保了各類產業項目建設如期進行。同時通過遏制轄區內違法佔地、違法建設現象發生,為經濟社會穩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地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