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17日訊 9月16日,全省第二屆『互聯網+綠色農業』點對點營銷策劃大賽在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舉行,來自全省44所高校、307個項目團隊圍繞我省綠色農產品的產品標識、市場推廣、營銷策劃、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等方面展開競賽,助力龍江綠色農產品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作為2017年黑龍江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的活動之一,這項賽事將我省的大學生創業者和農民創業者緊密連接到了一起。實際上,正是『雙創周』這一平臺,讓龍江大學生、科技人員、農民和城鎮轉移就業人員四支創業隊伍真正的溝通交融到了一起。
記者發現,除了參賽選手和指導教師在不停忙碌外,很多來自全省各地的農戶和農民企業家也來到了『互聯網+綠色農業』點對點營銷策劃比賽現場觀摩。他們並不是參賽選手的親友,而是希望能夠在比賽項目中,為自己的創業項目找到支持。
來自方正縣的農民企業家李響告訴記者,去年方正秋然米業和哈爾濱商業大學一同參與首屆『互聯網+綠色農業』點對點營銷策劃大賽,最終取得了雙贏的局面——哈商大參賽項目《方正秋然米業品牌設計》等獲得令人滿意的大賽獎項。而秋然米業因為獲得了更好的品牌標識,制定出合理的營銷方案,並搭建起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獲得較大的發展。『這讓我很羡慕,我現在正在和當地農戶共同經營一個以綠色雜糧為主的加工和銷售企業,希望在大賽中找到合適的參賽項目,進行進一步的合作,用大學生先進知識讓我的企業更快成長。』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正是『雙創周』推動了我省『互聯網+農業對接服務』項目。省教育廳根據省農委和相關對接服務基地的需求,按照『滿足需求、就近對接』的原則,遴選27所高校與55個高標准示范基地進行對接,並劃撥440萬元對相關高校進行專項支持。目前形成了『以學生為主體、優秀科研人員和專業帶頭人為指導教師』的對接服務團隊。這將大學生、科技人員以及農民聯系到了一起——科技人員出新技術、新成果,農民利用科技成果,讓綠色農產品產量更高,質量更優,而大學生隨後又讓這些綠色農產品賣得更多、銷得更遠,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產學研銷』一體化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城鎮轉移就業人員中的創業者,也通過『雙創周』找到了讓自己創業『昇級』的方法。
劉凱是哈爾濱市的城鎮職工,2016年他主動選擇了轉崗分流,並利用好政策開始了創業。他的創業項目主要是為一些公司的年會、展會等布置會場,設計流程。雖然公司發展得還不錯,但經常有客戶說,他布置的展會現場缺少一些高科技元素。
在15日『雙創周』啟動儀式上,來自黑龍江大學的華鯨州的項目團隊和其他6個項目團隊接過了出征大旗,他們是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黑龍江賽區的優勝者,將代表我省參加全國總決賽。華鯨州的創業項目是『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大鯨OS』,這個操作系統可以嵌入到多種多媒體平臺中,可以用於商場銷售引導、公園的游覽指引等,實現了良好的人機交互。
劉凱希望和華鯨州合作,將『大鯨OS』引入到他布置會場所用的多媒體操作臺中,更好的為客戶服務,讓自己的創業項目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