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8日訊(記者 王明菲 編輯 王輝)秋天用一把金貴的鑰匙打開了豐收的大門。
在最美的收獲季,佳木斯迎來了一批特殊又尊貴的客人———來自我國生物學、藥學、農學、工業機械學等領域涉及多個學科的20位院士專家。他們是『創新驅動助力工程』院士專家佳木斯行活動的主角,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聚焦『佳木斯時間』。

活動現場。
昨天期待為發展注入『第一動力』
邀請到的院士專家之多、范圍之廣、規模之大,在黑龍江省罕見,在佳木斯市前所未有。
這次活動無疑是一次充滿力量的鼓勁和加油,勢必推動佳木斯市開啟產業轉型昇級的新篇章。
過去的幾年裡,佳木斯市踏實書寫創新驅動發展答卷,構建新產業、新技術、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圍繞產業鏈打造創新鏈,加強產業前瞻與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在電機、制藥機械、農機、新材料、生物醫藥、農業育種等產業實施科技創新。
圍繞農業特色產業,依托6個省級農業科研院所加強現代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一大批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新產品等農業科技成果集成轉化推廣應用。
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重點產業振興、重點行業發展,建立了7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形成了由170家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組成的產業技術創新的聯合體,推動了科技資源的高效配置和集聚共享。
佳木斯市50多戶企業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省內外大學、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形成一批有重要影響的創新性成果和產業化成果。高新區、科技園、孵化器等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平臺和主陣地,集中力量,促進人纔、技術、資金、金融、信息向園區聚焦,打造區域創新載體……
盡管從未放慢腳步,但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在創新投入、創新主體和創新平臺建設、人纔工作等方面仍有差距,創新發展活力不足的短板仍然存在。面對加快發展的思考題,佳木斯各界都迫切期待這次活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為確保院士專家在佳木斯市活動取得豐碩成果,佳木斯市專門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市科技局、市委辦、市發改委、市工信委、市農委,包括佳木斯市各大科研院所、科研企業紛紛行動起來,認真梳理項目,提出技術需求,為雙方對接做足了准備工作。
『點對點』精心組織。對於每一位院士專家,佳木斯市提供一對一服務,一位院士專家配備一個工作小組。謀劃設計了院士專家與企業面對面深入對接,講座、座談會等內容。以務求實效的態度力爭在短時間內,使院士專家寶貴智力資源充分運用,促進雙方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最大程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各參與單位召開多次會議研究落實院士專家對接事項,找到與院士專家建立聯系與合作的共同切入點,期待將院士專家的智慧留在佳木斯,根植佳木斯。
今天科技精神輸出價值引導
實地參觀、深入對接、現場指導、合作落地……回放幾天時間院士專家在佳木斯的行動軌跡,速度實效碰撞出驚喜不斷。
活動日程排得很滿,無論是年逾古稀的院士,還是學科權威專家,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多走,多看,多為佳木斯的企業想辦法,多為佳木斯的發展出點子。
院士專家一行人的到來為佳木斯帶來了蓄勢跨越的智力財富。
根據當地乾部群眾提出的問題,院士專家們就地召開座談會,現場解疑釋惑,提出意見建議。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佳木斯學院科研科長雷霞深受鼓舞:『我們單位特別重視科研工作,我們有校級重點實驗室和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今年還成立了一個工程中心。在成果轉化方面我們遇到了瓶頸,非常感謝市委、市政府給予搭建這樣的平臺,讓我們近距離與院士專家對接,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我們盼望這樣的機會已經很久了。希望我能和院士專家產生思維上的碰撞,取得更多成果。』
院士專家同樣震驚於佳木斯的發展。
幾位院士專家在座談時不約而同談到了泉林項目,他們認為循環產業既是佳木斯的潛力更是佳木斯走向創新發展『第一方陣』的底氣。
除此之外,佳木斯現代農業、電機及農機制造也讓院士專家看到了不一樣的佳木斯。
座談會上,每一位院士專家都不吝為佳木斯出『金點子』,他們口中自謙的『綿薄之力』,正是佳木斯科技發展的強勁推力。
院士專家分別提出了佳木斯市要堅持產業化導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和拳頭產品,明確佳木斯城市定位,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提出在農業發展上要圍繞產業鏈提昇價值鏈,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循環農業,多用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大的項目發展田園綜合體。提出發展新興產業,建立人纔高地,推動創新創業,加強對俄貿易的建議。同時,院士專家還就城市規劃、建設、旅游、文化、教育、體育等多個方面給出了具體的建議。與會人員紛紛表示,這些建議可操作性強、含金量高,很解渴,很受用。
院士專家行是佳木斯之幸事,佳木斯之盛事。中央、省及本地媒體紛紛聚焦關注。佳木斯日報全媒體聯動報道,記者現場直擊各項對接活動,感受活動的盛況,聆聽來自高端科技領域院士專家的聲音,及時全景的報道如一石擊水,在全市上下引起熱議。
明天打開『科技智囊』未來已來
一顆種子能夠發出的力量,足以超乎想象。
院士專家行活動就是種在佳木斯的一顆種子,將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生長出一派新的希望。
一次活動碩果盈枝。各位院士專家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作了5堂精彩的專題講座,召開諮詢座談會16場(次),解答疑難問題20多個,提出意見建議50多項;簽訂合作協議建立院士工作站1個,意向性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工作室(聯系點)4個;簽訂和達成技術合作協議10項,建立長期合作關系3個,達成人纔培養協議4項;有7位院士專家被我市高校聘為客座教授,1位院士被聘為榮譽教授。
一次活動意義深遠。科技創新是『四大行動』的最強支橕。通過未來的合作,引來國家重大項目的相繼落地,不斷輸入向價值鏈高端昇級的原動力,營造識纔、愛纔、敬纔、用纔的社會環境,創新驅動釋放的『磁鐵效應』疊加放大,佳木斯建成更有實力、更具活力、更富魅力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指日可待!
院士專家佳木斯行活動暫時畫上的不是句點,而是充滿更多期待的省略號,活動的深遠影響必將持續綿延。打開『科技智囊』,佳木斯爭創國家級『創新驅動助力工程』試點市的步伐將更加穩健,一個嶄新的未來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