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9月19日訊 進入9月,記者先後從哈爾濱公證處、香坊公證處、北方公證處等多家公證處獲悉,隨著公證事項的逐年增多,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明材料騙取合法公證書的案例屢見不鮮,還有帶著假兒子、假老公、假媳婦一起的,有的公證員一人3年內就沒收了289份假證件。
想賣夫妻共同財產帶弟弟冒充老公辦委托拘留15天
2016年12月,哈爾濱市趙女士帶著『丈夫』來到哈爾濱公證處,請求辦理委托公證。趙女士稱丈夫在國外工作,難得回來一次,夫妻倆決定賣掉一套丈夫名下的房產,故前來辦理委托公證,由在國內的妻子辦理房產過戶事宜。
趙女士的手續很齊全,雙方結婚證、戶口本、身份證、房產證都具備,證件姓名、照片與趙女士及其丈夫本人都吻合。正常情況下,手續齊全,當事人當天即可拿到委托公證書。可通過進一步審核,公證人員發現趙女士的『丈夫』所帶的整套證件都存在問題,公證員通過與民政、公安系統信息進一步比對,發現原來證件都是假的,連帶來的『丈夫』都是假的。
公證處立即沒收了趙女士的所有證件,並向警方報了案。經過民警進一步詢問,趙女士說出自己的苦衷,趙女士的愛人7年前出國,不過問家中事務。眼看孩子就要考大學了,趙女士決定把夫妻共同財產、丈夫名下的一套房產變賣,為兒子交學費。因為丈夫不能回國,也不配合,所以她抱著僥幸的心理,仿照丈夫留在家中的證件,用弟弟的照片又辦了一套假證,想換取房產買賣委托公證書。最後,趙女士被處以行政拘留15日。
做假身份證辦真公證賣掉朋友兩套房產獲有期徒刑
哈爾濱市的王波本來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但他卻染上賭癮,每次豪賭動輒幾萬元,一晚上幾十萬的輸贏也時常有。可十賭九輸,王波總想著要翻本,越陷越深,他輸光了家中財產,還離了婚。後來,他寄居在朋友的空房子裡,竟然還打起了這房子的主意。
一次賭博後,王波再次輸光所有,他想到借朋友的房子弄個一百多萬翻本錢,越想越激動的他立刻動起手來。王波通過技術手段,篡改了朋友的全部身份證信息,又以朋友的身份補辦了一整套相關證件,然後冒名頂替來到公證處,辦理了委托公證業務。因為系統信息被篡改,公證人員在與相關部門系統核實信息時並未發現異常,王波由此成功獲得合法的委托公證書,並由此賣掉了朋友價值百餘萬元的2套房產。王波本以為自己能扳回一局,贏了錢就贖回朋友的房子,可事與願違,幾次翻本不成,他最終還是輸掉了本錢。不久後東窗事發,王波的朋友報警,王波因此丟掉了工作,被警方緝拿歸案。
最後王波因偽造假證件、詐騙等多項罪被法院判決有期徒刑。
用假證的泛濫應多部門聯合懲處
進入9月,記者先後從香坊公證處、北方公證處、哈爾濱公證處等多家公證處獲悉,像這種帶著假兒子、假老公、假媳婦以及假身份證件,前往公證處企圖換取真公證書的現象時有發生。據哈爾濱公證處張宇紅主任介紹,造成公證處假證頻現的原因,一方面是造假成本低,另一方面是當事人法律素質低。在民事登記制度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很多當事人的證明材料難找,比如年代久遠的家庭關系證明等,尤其難尋第三方證據,所以一些當事人為了圖省事,就用假證代替真證。還有當事人被發現用假證後,竟理直氣壯與公證員理論,對於已經觸犯刑法,涉嫌詐騙的行為認識不足。
張宇紅認為,雖然公證處增加了人臉識別、指紋核對等多種鑒別假證的技術手段,但最切實的辦法還是將公證系統與公安、民政等部門的個人信息系統對接,由此公證處可以適時通過對接系統核實查驗證件真偽。再者加大對用假、造假者的懲處力度,向社會公布用假、造假者名單,並限制名單成員相應的社會金融生活。
下一步,公證處將聯合司法、公安等多部門,加大用假、造假的懲處力度,力求杜絕公證處假證泛濫的現象。
(文中當事人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