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9日訊『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最近這些日子「小咬」特別多,走路直往臉上撲,趕都趕不走,這些「小咬」甚至會鑽進鼻孔裡……』9月16日,家住東風新村四區的李女士對記者說。
『小咬』組團進城
李女士家住在東風新村四區,她的兒子在機關一小上學,每天她都要接送兒子。最近這些日子,她發現校門口附近聚集著成群的『小咬』,這些『小咬』肆無忌憚地攻擊市民,令人很懊惱。不少家長不得不戴上口罩。
『這兩天「小咬」太多了,它好像特別喜歡黃色衣服,一個勁兒地追我兒子。』家住龍鳳小鎮的張女士對記者說。
9月16日中午,記者在市區一路段,發現一輛停放在綠化帶旁的黃色大眾甲殼蟲汽車,記者注意到該車車身落著成群的『小咬』。
尋找產卵場所
『小咬』到底是什麼,它對人體有沒有危害?
當日,記者采訪了八一農墾大學動物學院的老師。對方介紹,人們俗稱的『小咬』,其實是蚜蟲的一種,屬於同翅目蚜科的有翅蚜蟲。
有翅蚜蟲夏天多生活在農田的白菜、蘿卜、大頭菜等菜地中。
隨著秋天的到來,到了蚜蟲越冬產卵繁殖的時期,這個時期,它們就會聚集在一起,四處尋找合適的越冬產卵的場所。
眼下,野外溫度較城市低一些,『小咬』便開始尋找樹皮下、草根底部等產卵越冬場所。
這些年,我市綠化工作成果顯著,樹多、草多,再加上中午氣溫高,所以大量有翅蚜蟲借助風勢,飛進城裡產卵。
據其介紹,有翅蚜蟲喜好黃色、紅色、綠色,喜歡往這些顏色的物體上落,最反感銀色,一見銀色物體馬上飛走。
有翅蚜蟲不會傳播疾病,對人體健康不會有什麼影響,市民不必擔心。
建議市民在戶外活動時,用衣物把自己防護好。出門戴上口罩、墨鏡、帽子、圍巾等,並在出門前噴點花露水之類的驅蟲劑。
如果『小咬』鑽進眼睛裡,可用清水衝洗;如果鑽進耳朵,最好不要著急亂掏,可以用棉球輕輕粘出;如果入耳較深,建議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