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9日訊(記者 霍梟涵 莊園 王忠岩 編輯 張廣義) 近幾年,雞西教育在『推進均衡發展,提昇內涵質量』進程中,以『打造藝體教育名城』為突破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領航計劃,促進了教育的特色發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雞西市和平小學的京劇。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截至2015年末,雞西市在全市建設10所足球運動市級以上名校,10所冰上運動市級以上名校和50所學生圍棋基點校,組建50支學生管樂隊、50支學生民樂隊,打造50所以版畫、攝影、剪紙為主的美術特色學校,形成『人人有特長、班班有特點、校校有特色』的藝體教育大格局。

雞西四中管樂。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雞西市豐富藝體課程內容,確立了『讓不同學生選擇不同課程,用不同課程滿足不同學生需求』的課改理念,引導學校結合實際構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藝體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各校相繼開發出藝體類校本課程400多種,不僅形成了特色,有的還創出了品牌。近五年,雞西市先後有3200餘名學生在省級以上的各種藝體比賽中獲獎,累計為上級院校輸送藝體人纔近5000名;以藝體特長為辦學特色學校,本科昇學率達到70%以上。

雞西四中老師指導學生鋼琴。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學生雕刻的版畫。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雞西市在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基礎上,通過開展體育節、趣味體育活動和體育專項比賽,使學校體育活動豐富多彩;開展藝術教育『第二課堂』活動,把藝術教育『第二課堂』列入學校課表,聘任專兼職教師指導,如雞西市第四中學的管樂、雞西市第二十五中學的軍樂、密山市興凱湖中學的民樂、雞東縣朝鮮族中學的民族舞、雞西市南山小學的版畫、雞西市和平小學的京劇、雞西市師范附小的樂器和書法等,都形成了各自學校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