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19日訊 科技成果轉化『誰來決定、如何處置、如何分配』一直是制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19日,記者在哈爾濱市召開的科技成果『三權』改革經驗交流會上了解到,下一步,哈市將復制推廣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在科技成果轉化上的制度性成果。
據了解,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涉及到的『三權』(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分配權),是制約科技成果轉化『最先一公裡』。為破除這一制度性障礙,2016年,國務院印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乾規定》,進一步明確了科技成果轉化『三權』問題。為推進『三權』改革政策在哈市高校、科研院所加快落地實施,2016年,哈市在全國率先行動,與哈工大開展了市校合作第二輪試點工作,圍繞科技成果轉化『三權』改革進行積極探索和嘗試。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和實踐,目前哈工大已設置了創新創業型教師崗位;擴大了股權激勵比例;建立了以成果轉化效益考核為重點的績效考核評價辦法;出臺了工資保留、身份保留、職稱保留和工資正常晉昇等鼓勵教師持科技成果創業的改革措施。而為了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的資本對接難題,哈工大與88家投資機構建立了聯絡合作關系,為科技成果轉化搭建技術——資本對接平臺,其中天使投資基金12支。在試點中,哈工大和哈市科技局對黑龍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省工研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哈爾濱工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的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為科技成果的轉化培育、初創企業孵化、企業加速提供了充足的空間。截至目前,省工研院創辦企業98家,有93家落戶哈市,其中奧瑞德、工大軟件實現上市,清源環境裝備、新光光電、金濤科技進入上市籌備階段。
據介紹,『雙創』實施以來,哈工程主動探索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明確了科技成果『三權』相關的知識產權權益劃分規則,破除在科技成果作價投資入股轉化中的操作性障礙,確定了『六步兩評兩更一公示』(簡稱『六步法』)的確權流程。其中『六步』是指決策的六個步驟,回答了『如何處置』的問題;『兩評兩更』即兩次無形資產評估,明確知識產權價格形成機制;兩次無形資產更名過戶,完成無形資產專利權人的轉移。近兩年來,以『確權鏈條』為核心的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機制的形成,使哈工程取得不俗成果:共轉化科技成果150多項,組建14家科技型企業,通過無形資產投資形成2.18億元股權,教師獲得1.64億元股權(佔總數75%),200多名教師成為股東,學校獲得股權額度5400萬元。
會上,哈工程、東北農業大學等6所院校簽訂了市校(所)共同推動『三權』制度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合作意向書。下一步,哈市將深入實施(哈工大)市校科技合作第二輪試點,以推動『三權』制度改革政策在哈工大、哈工程落地為重點,在政策、資金和服務等方面改革創新、先行先試,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適時在其他大學大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