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關於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意見》出臺 『三個城市』引領大慶轉型發展之路
2017-09-20 09:28:2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做強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園區。

  做強『油頭化尾』板塊。

  大慶沃爾沃工廠,世界知名的汽車生產基地。

  建設幸福大慶。

  爭當生態轉型排頭兵。

  核心提示

  日前,大慶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了《關於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意見》(簡稱《意見》)。這是大慶市委著眼全局、審時度勢,立足當前、考慮長遠做出的戰略安排,是指導大慶轉型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和行動指南,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大慶全部工作的總遵循、總任務和總抓手,對中國的大慶、世界的大慶『明天向哪裡去』作出了頂層解答。

  中央和省委高度關注大慶轉型發展,提出要以『油頭化尾』為抓手,推動『油城』發展轉型。省委書記張慶偉要求大慶,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排頭兵。作為典型的石油資源型城市,經過58年的開發建設,大慶已進入原油產量戰略調減期,轉型發展任務緊迫而繁重。《意見》順應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明確了發展定位,提出了戰略目標,明晰了重點任務,引領全市上下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凝聚力量、激發乾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著力重構產業、重組要素、重聚動能、重塑環境,推動經濟、城市、生態、體制、社會治理加速轉型昇級,實現全面振興。

  大慶市委書記韓立華強調,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每一個大慶人都要乾在實處走在前列。這是中央和省委交給大慶的政治任務,這是這一代大慶人必須擔負起的責任和使命。

  立下『軍令狀』,爭當『排頭兵』。大慶人從來不缺乏戰天斗地的精氣神,從來不缺乏一往直前的行動力。正是靠這份精氣神和行動力,當年『鐵人們』一鼓作氣拿下了世界級的大油田;正是靠這份精氣神和行動力,昨天大慶土地上崛起了『生態、自然、現代、宜居』城市;正是靠這份精氣神和行動力,當代大慶人正在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榜單上刻寫著大慶的名字。

  采取超常規措施擼起袖子加油乾

  《意見》提出,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采取超常規措施,舉全市之力咬定青山不松勁、擼起袖子加油乾。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堅持識變、求變、應變,著力解決受舊觀念束縛裹足不前、不願去試不敢去闖、找不到突破方向、拿不出創造性舉措的問題。堅持以黨政機關的思想解放帶動基層和群眾解放思想,探索新思路、新辦法、新機制。堅持發展需求導向,根除本領不足、勁頭不夠、標准不高、不遵規則、不守紀律、不敢擔當的頑癥。堅持『三個區分開來』,給思想解放的實乾事者橕腰,讓因循守舊的無為者『下課』。

  加速釋放政策紅利。深研細落國家政策紅利,明確項目清單,倒排時間,確保落地生根。激活兌現地方政策紅利,在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支持企業轉型昇級、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完善昇級人纔優惠政策,做大產業投資基金規模,吸引集聚優質要素,培育新的增長動能。

  打造協同創新體系。構建共生發展的區域創新機制,建立城市間的創新協作體系,推動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構建集群聯動的產業創新機制,打造點、線、群、網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形成整體效應,推動重點產業進入全球創新鏈、價值鏈高端。構建企業聯盟創新機制,建設一批以企業為主體的國家級創新實驗基地,形成企業集群創新生態。

  聚集吸引優秀人纔。壯大科技領軍人纔隊伍、高端企業家隊伍、技術工匠隊伍、創業帶頭人隊伍、年輕乾部隊伍,既要引育高端人纔,也要大力培養創新型、技能型人纔。

  優化再造發展環境。推動企業減負成效、行政審批效率、政府服務質量和市場經濟秩序明顯改善,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以更大力度支持企業轉型創新、加快發展,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營造氛圍形成合力。確保責任到位、落實到位、督查考評到位、社會動員到位,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轉型發展實踐,形成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生動局面。

  突出標志性旗幟性著力打造『三個城市』

  目前,大慶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原油產量處在戰略調減階段,接續產業處在初級培育階段,改革創新處在集中攻堅階段,城鄉發展處在融合初級階段。但著眼內外部環境的新特征、新趨勢、新變化,大慶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有基礎、有條件、有動力。

  國家政策紅利帶來歷史性機遇。『一帶一路』倡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哈長城市群建設,以及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疊加,特別是國務院給予大慶優先支持設立產業轉型昇級示范區和示范園區、優先支持在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方面先行先試『兩個優先』政策,鼓勵創新發展、率先突破。轉型發展實踐取得階段性成效。大慶接續產業主體骨架基本構建,新產業形態、新發展動能和新增長領域加速湧現,非公經濟、地方經濟貢獻率持續提昇,城市綜合承載力、創新驅動力、民生保障力在全省乃至東北地區處於領先水平。區域競合發展提供公平性機會。城市群發展大背景下,區域利益共同體加速構建,各種資源集成流動配置,大慶在承載前沿產業、吸引優質要素、集聚高端人纔等合作性競爭中,面臨更多均等化機會。多樣資源潛力蘊含成長性空間。大慶農牧資源、生態資源、可再生資源和化石能源富集,組合式開發優勢獨具,特別是駐大慶央企原料、設備、人纔、技術、管理等優質資源資本資產溢出轉化潛力巨大。

  把握世界經濟的聯動性、包容性,順應區域經濟的一體性、融合性,突出大慶轉型發展的標志性、旗幟性,《意見》提出,著力打造『三個城市』。世界著名的石油和化工城市,在全球視野中彰顯大慶的石油底色、資源優勢、開采技術和石化產業特色,在國家生產力布局中打造大慶的產業高地、戰略要地。中國新興的高端制造城市,加快構建現代制造產業體系,在國家大力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中架構大慶的創新航圖、智造版圖。中國綠色生態典范城市,推進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協調並進,在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樹立大慶的實踐模板、示范樣板。

  對接『三步走』戰略實現『三級跳』戰略目標

  《意見》明確,對接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三步走』戰略,實現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三級跳』戰略目標。

  到2020年,經濟增速在『十三五』末實現與全省同速,地區生產總值在結構調整優化中突破3500億元、力爭重返4000億元規模,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位居全國資源型城市前列。非公經濟比重達到48%。企業創辦、國企改革、金融征信、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建成區發展能級、城市內在品質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6%,生態環境、居住環境、社會環境更加優良。建成全市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標准體系,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2010年翻一番,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到2025年,資源要素全面激活,發展方式顯著轉變,構建起強力支橕可持續發展的多元產業體系,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00億元,非公經濟比重達到55%,推動經濟實現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城市區域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多樣性進一步增強。社會事業和民生質量東北地區領先,城市綜合實力進入全國資源型城市前列。

  到2030年,體制機制充滿活力,發展外向度顯著增強,地區生產總值跨入國內8000億元『城市俱樂部』,非公經濟比重達到60%。城市綜合承載力、包容度和美譽度國內一流,綠色福利、民生福祉大幅提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兩番,實現轉型發展全面振興。

  真抓實乾攻堅突破著力抓好5個轉型30項任務

  《意見》明晰,圍繞『三步走』戰略目標,真抓實乾、攻堅突破,著力抓好經濟轉型、城市轉型、生態轉型、體制轉型、社會治理轉型5個方面30項重點任務。

  加速推動能源主導的單一型經濟向多元綜合型經濟跨越昇級,爭當經濟轉型排頭兵。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頭五尾』、實現『五個要發展』,以能源產業為支橕,堅持能源穩市、油化興市、工業強市,突出一產抓特色、二產抓提昇、三產抓拓展,構建多元產業體系,加快發展和培育5個千億級、5個超五百億級的『雁陣式』產業板塊。

  穩定油氣板塊,構建『穩油增氣』新格局,建成東北地區最大天然氣生產基地、儲備基地和協調樞紐,到2020年油氣產量當量保持在4000萬噸以上。做強『油頭化尾』板塊,到2022年,全市煉油加工能力提高到2120萬噸,乙烯產量達到17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400億元;到2025年,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元,建成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東北地區重要的乙烯和芳烴生產基地、世界最大的油田化學品生產基地。做大汽車板塊,到2020年,汽車產量達到15萬輛;到2025年達到20萬輛,其中新能源和混動汽車產量突破10萬輛,汽車全產業鏈銷售收入超2000億元,建成世界知名的汽車生產基地和中國北方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扶持電子信息板塊,到2025年,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成為新的戰略增長引擎。昇級中高端食品板塊,到2020年,培育中國馳名商標、省級著名商標10個以上;到2025年,食品產業實現銷售收入600億元。打造新能源板塊,到2020年,新能源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力爭到2025年,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推進新材料板塊,到2020年,培育一批全國領先的龍頭企業;2025年,新材料產業銷售收入達到600億元,建成全國知名的新材料研發基地、國際一流的新材料生產基地。提昇現代農業板塊,到2020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00億斤以上,現代農業銷售收入實現500億元;到2025年,現代農業銷售收入突破800億元,建成全國先進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做優現代服務業板塊,到2020年,建成引領黑龍江西部服務業發展的區域中心;到2025年,現代服務業銷售收入超過4000億元,打造東北地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培育新經濟板塊,到2020年,細分行業實現嫁接全球價值鏈、創新鏈高端,新經濟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00億元;力爭到2025年,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建成輻射東北的信息經濟示范區。

  加速推動傳統礦區型城市向現代都市型城市跨越昇級,爭當城市轉型排頭兵。集聚擴大城市人口規模,到2020年淨流入10萬人,到2025年淨流入25萬人。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建設國際航空口岸,打造以對俄為重點的國際物流中心,構建區域性、國際化水陸交通體系。提昇城市內在品質,確保城市建設既有品質品位,又有風格特色。推進城市市場化運營,探索市場化方式運營城市優質資產,加快城市維護管理市場化步伐。建設『智慧城市』,數字化、網絡化、移動化、智能化走在全國資源型城市前列。縮小城鄉二元結構差異,努力補齊短板、促進均衡。壯大縣域經濟,到2020年,縣域經濟比重達到25%以上,成為全市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加速推動粗放消耗型生態向綠色低碳型生態跨越昇級,爭當生態轉型排頭兵。構築區域生態安全機制,治理修復生態環境,塑造綠色空間,倡導低碳生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

  加速推動相對內向型體制向縱深開放型體制跨越昇級,爭當體制轉型排頭兵。加快構建駐大慶央企與地方的新型生產關系。做強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園區,到2025年,引進國際企業集團總部或地區總部、展示中心、研發中心、營銷中心、財務結算中心30家以上,高新區綜合實力晉昇全國前30位,經開區綜合實力晉昇全國前50位。用好域外域內兩種要素資源,推動大慶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與廣州開展務實對口合作,與哈爾濱、長春、沈陽等城市建立城市聯盟,與安達合作謀劃打造產城一體的經濟區,年均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民營500強企業3戶以上。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做優,到2020年,全市非公經濟總量突破1900億元;到2025年,非公經濟總量達到3300億元。

  加速推動單向管理型治理向協同互動型治理跨越昇級,爭當社會治理轉型排頭兵。建設幸福大慶、信用大慶、法治大慶、文明大慶。

責任編輯:李玥